本報通訊員 藺 磊
開春以來,商南縣趙川鎮石堰河村積極快速行動,將年前流轉的田地集中進行翻耕平整,施工搭架,熱火朝天地發展強村富民的瓜蔞主導產業。
在石堰河村的瓜蔞種植基地,旋耕機、壟溝機等大型機械穿梭在田間地頭平整土地,村民們忙著施肥、拉線、打樁,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新增的這個瓜蔞基地涉及黃家埡組40多戶群眾的土地流轉,既能帶動村民的增收,又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打下堅實的基礎。眼下,建成這個基地還需要一些時日,僅有機肥就要20多噸,每天人工、機械投入的成本都在2萬多元。”專門負責產業發展且有著豐富經驗的石堰河村村委會主任黃全勇自從村里實施脫貧攻堅、大抓產業發展以來,就一心一意長年撲在工作上,與村民們一起工作在地頭、指導在地頭,忙得不亦樂乎。“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力度,完善瓜蔞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實施精準滴灌、拉網覆蓋,朝著現代農業的方向不斷發展,進一步提質增效。”
基地內嶄新寬闊的產業路已經修好,許多村民正在已有的瓜蔞基地架下躬身翻溝施肥,這一切無不孕育著豐收的希望。而機器的轟鳴聲、村民的歡笑聲久久飄蕩在暖春的黃家埡滔河之濱。
近年來,石堰河村按照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將瓜蔞作為全村主導產業,積極整合相關項目和資金,大力引導發展瓜蔞種植,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民持續增收拓寬了共同致富新路,夯實了鄉村振興基礎。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村上一方面把扶貧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企業,另一方面成立了合作社,同時提出了“五統一”的發展模式,即統一標準、統一品種、統一品牌、統一加工、統一銷售。村級合作社重點放在生產上,最后發揮龍頭作用,負責統一收購、加工、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