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過風樓鎮柳樹灣村持續擦亮“丹江畫廊”金字招牌,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產業規模質量,形成“山上果園、村中花園、屋后菜園、村內田園”的立體發展模式,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走出了產業發展與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同頻共振的新格局。
柳樹灣村以建設田園小鎮為目標,以農業產業為根本,以融合式發展為路徑,全村分3個區域(丹江沿線、司法溝、小栗溝)發展,種植狝猴桃1200畝、水雜果1500畝、中藥材1000畝、食用菌40萬袋。同時,在狝猴桃產業園內,冬春套種羊肚菌,夏秋套種花生,在水雜果林下套種紅薯和中藥材,增加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每畝土地群眾增收近千元。
“下一步,我們將提升沿江路、打通環村斷頭路,扮靚瓦房灘組,打造山水鄉村新亮點,提質農家樂,建成新的美食節點,鋪設花果山灌溉設備和宿營觀光設施,把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結合起來,實現農旅融合再增收。”過風樓鎮鎮長胡松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