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 瀟

村民就近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

吳曉波在社區工廠指導工人加工產品
“這些年特別感謝吳總,我以前在家沒事干,沒有目標,經常去打麻將,家里大小事也不操心,現在在這上班之后,跟著吳總學技術,掌握一門手藝,有目標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今年43歲的吳超如今在商洛市浩盈輝電子有限公司上班,說起現在的生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7月21日,走進商南縣城關街辦金福灣社區的商洛市浩盈輝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工人埋頭干活,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公司負責人吳曉波在車間查看生產情況,不時叮囑工人應注意的事項。
今年42歲的吳曉波是商南縣金絲峽鎮人,他18歲走出社會,開始了謀生之路。2018年4月,他放棄在外創業的優厚條件,毅然回到家鄉投資150萬元,創辦了商洛市浩盈輝電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各類數據傳輸線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吳曉波在商南縣金絲峽鎮梁家灣村、城關街辦金福灣社區和火車站移民小區分別建有生產車間,帶動300多名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夢想,人均年增收超過1萬元。
勤學苦練成了行家
吳曉波1999年高中畢業,他不甘心窩在山溝里當一輩子農民,更不甘心過一輩子苦日子。那一年,18歲的他背起行囊,走向異地他鄉,先后在廣州、深圳、蘇州等地的電子廠務工。也許是和電子設備有一種天然的緣分,他這一干就是20多年。
“在廠里,只要勤勞肯干,到處都能掙到錢……”吳曉波說,但更多的時候,為了提高技藝,他勤學苦練,不斷向別人請教,不怕臟活、累活、苦活,不斷磨煉自己,突破了一個個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吳曉波終于練就了一手硬本領,學到了專業技術,開闊了視野,結交了人脈,這為他日后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經過多年的努力打拼,吳曉波手頭有了積蓄,慢慢地思考著獨立創業。2016年,他在蘇州開啟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但因各種原因,最終以失敗告終。后來,他再次南下打工,不斷積累經驗,時刻總結失敗教訓,再次創業的念頭在腦海中萌生。
然而,由于父親去世,母親年事已高且身體不太好,加之自己與妻子長期分隔兩地,這些成了吳曉波心中的顧慮。當時,他回到家鄉后,看到村里的男勞動力都外出打工,而留守婦女在送完孩子上學后,都閑了下來沒事干。如何帶領這些閑置勞動力就業,讓她們在兼顧家庭的同時,又能有穩定的收入?吳曉波心中萌生了自己的夢想。
認真思考后,吳曉波毅然回到家鄉,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創業。
返鄉建廠惠及鄉親
2018年4月,吳曉波帶著在外打工積累的經驗和資金,加上商南縣人社局補貼的10萬元,在鎮、村干部的幫助下,在金絲峽鎮梁家灣村移民小區成立商洛市浩盈輝電子有限公司及其第一家社區工廠。
梁家灣社區的居民中,有一部分是從山里移民搬遷過來的村民,沒有土地,主要以外出務工為家庭收入來源,很多留守婦女在家照顧老人,接送孩子上學,時間上有限制,所以沒法正常上班,也就沒有收入。面對這些狀況,吳曉波開啟人性化管理模式,實行流水線作業,讓員工自己協商上下班時間,星期天也會給她們放一天假,讓她們自由安排。這樣既可以照顧家庭,還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補貼家用,村民彼此間有困難相互幫助、相互鼓勵。
吳曉波說:“這些工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想找到合適的工作不容易。她們在這里上班,時間比較自由,只要不低于目標任務,每天上班9個小時,她們可視情況而定,比較隨性。為了鼓勵員工,我們過節都會給員工發福利,干得時間長的,底薪也會隨之增多。這樣下來,員工干得就越來越有動力,也能留住更多的優秀員工。”
公司創辦之初,吳曉波既是老板,又是一線員工,事事親力親為,找廠房、招員工、購設備、搞培訓、辦手續……
面對農村留守婦女和老人居多、技能學習能力差的實際,吳曉波就自己買材料,一對一地免費培訓村民,直到人人都能夠熟練操作。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廠效益不好,收入甚微,但是吳曉波堅持不拖欠員工一分錢,四處奔波,到處借錢,按時結清每一位員工的工資,這讓員工們深受感動。
工人張教芳說:“我是從工廠建立初期就在這里上班,吳總是個好老板,處處為我們著想。疫情期間,工廠沒效益,但是他從來沒有拖欠我們一分錢,只要廠子在,我就會一直干下去的。”
復工復產后,吳曉波積極南下北上,到處聯系訂單、參觀學習,不斷改造提升生產工藝,持續增加流水線、新產品。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吳曉波的公司逐步發展壯大,社區工廠從一家發展到三家,員工由原來的2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300多人,產品遠銷廣東、越南、泰國等地。
踐行公益反哺社會
“這些年,特別感謝吳總,要不是他的幫忙,我的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金絲峽鎮寺灣村村民丁國平激動地說,“現在在自家門口,每個月也能掙到2000多塊錢。”
多年前,丁國平在外地一礦上務工,后來由于受傷導致雙腿殘疾,生活不便。他家中有年邁的父母,還有年幼的孩子,經濟十分困難。吳曉波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來到丁國平家,向他介紹了社區工廠的業務主要是做數據線加工,計件付薪酬,都是手上活,在家就可以完成,還可以提供上崗培訓。丁國平聽后十分高興。就這樣,日復一日,不管天晴還是下雨,吳曉波都會派出業務人員,按時往返于丁國平家里送去原材料、取回加工的產品。如今,有了工作的丁國平臉上的笑容也漸漸多了起來。
吳曉波說:“丁國平特別能吃苦,雖然雙腿行動不便,還有輕微的色盲,我們這個活對顏色分辨要清楚,所以他學起來特別吃力。好在他沒有放棄,很快就學會了,而且活做得又快又好。雖然每次往返路途遙遠,給他送取貨還不夠油費,但是只要他對生活充滿希望,能堅強勇敢地走下去,我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每一個社區工廠的建立,都會幫助解決附近居民就業難題。目前,商洛市浩盈輝電子有限公司帶動農戶就業300多人,其中長期在廠里上班、穩定就業的有100多人,人均月收入在1600元至2600元不等;在家里就業的農戶有200多人,主要是在家帶孩子的留守婦女和老人領產品回家做手工半成品,人均月收入600元至1400元不等,這些人分布在過風樓鎮、湘河鎮、金絲峽鎮等地。
金福灣社區工廠負責人晏科說:“我們吳總在工作上兢兢業業,業務能力強,始終都有一股干事創業的勁,帶領我們向前沖。在生活上,他平易近人,不擺架子,經常關心員工,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困難。”
吳曉波致富不忘回報社會,他經常說:“我是一個農村人,我的骨子里流淌著祖輩人的純樸善良,我不敢也不能忘本。”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吳曉波遇到了巨大困難,但吳曉波還是積極組織員工做好自我防護,為每名員工送去急需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同時,他積極參與梁家灣村卡點值守,并捐贈方便面、火腿腸等物資。2018年7月,他向金絲峽鎮愛心超市捐款2000元;2020年2月,他向梁家灣村捐款1500元;2022年1月,他向城關街辦商會捐款3000元……
一路走來,吳曉波感言:“人要有目標,有了目標就要努力去實現,只要勤奮、務實,專注、用心做好一件事,肯定會成功的。”
面對未來,吳曉波的眼光更加長遠,他決心把辛苦創辦起來的企業做大做強,要建設標準化廠房。他更大的愿望是將社區工廠輻射到商南縣的各個鎮辦,用行動帶動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引領父老鄉親踏上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