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胡先軍 李治軍)去年5月以來,商南縣大力推行“五個三”機制,實行縣委組織部統籌指導、城關街道辦牽頭、包抓部門負責、社區小區配合“四方聯動”,著力加強“三無”小區治理,進一步增進群眾福祉。
商南縣成立了城市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推行“五個三”機制推進“三無小區”治理工作通知》,組建工作專班,統籌推進“三無”小區治理。明確37個縣直單位包抓37個“三無”小區,夯實包抓單位、城關街道、社區“三包一”責任。
在此基礎上,加快建強黨組織,讓“三無”小區也有自己的“主心骨”“操心人”。采取單獨建、掛靠建、融合建等方式組建小區黨支部7個、黨小組25個,設立黨員中心戶130個,聯系服務小區群眾2086戶。推行網格管理機制,按照50至80戶為一個單元,將37個“三無”小區劃分為51個網格,配備樓棟長、網格員107名。積極開展常到社區解民意、常到樓棟知民情、常到家庭聽民聲,參與宣傳黨的政策、解決群眾困難、調解鄰里糾紛、應對突發情況、開展志愿服務“三常到五參與”活動,走訪居民1400余戶,征求意見建議124條,建立了黨員、住戶“臺賬”和社情民意“一張清單”,分析梳理出“三無”小區的問題癥結,增強了小區后續治理的針對性。
治理中,實行包抓單位、街道、社區、小區、業主代表“五方聯席”議事決策制度,先后組織召開聯席會議22場次,共商共議治理難題47個,累計清理違建柴堆、鋼棚、自建房13處,實施溝渠治理31次、墻面改造2萬平方米。對治理中街道社區層面無法解決的難題,建立急難問題“需求臺賬”,向黨建共建聯合會“吹哨”,聯合會根據問題性質和管理權限“定向派單”,協調縣級職能部門支持解決。截至目前,為“三無”小區配備衛生清潔設施15套,安裝門禁物防系統、消防設備24套,配套文體健身器材6套,啟動重點民生項目6個,開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7個。
商南縣還加快跟進陣地建設,采取新建、配建、調劑等方式,為37個“三無”小區落實活動場所27個,組織263個駐區單位與社區共享黨建陣地210個、活動廣場17處、體育設施110套,讓“三無”小區組織有陣地、服務有基地、活動有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