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相文生 李治軍)今年以來,商南縣工商聯結合開展“三個年”活動,“急企業之所急,應企業之所需”,千方百計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傾力做民營企業的“娘家人”。
商南縣工商聯組織召開了全縣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充分收集工業、建筑業、物流等領域30多名企業代表意見建議。組織人員深入商南中劍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等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商討解決辦法,針對該縣一家民營企業有意收購一個杜仲基地但對產業發展前景把握不準的問題,縣工商聯負責人帶領這家企業的負責人先后赴安康、漢中兩市考察調研,幫助企業科學決策。全面開展摸底,收集企業在要素保障、生產經營、職工大病就醫政策享受等方面的問題15個,并積極想辦法解決,為1家重點引資企業協調選派了科技特派員,解決了1名民營經濟人士子女的入學問題。
同時,商南縣工商聯充分發揮職能,協同相關部門科學監管,為民營企業“護航”。聯合縣人民檢察院等18個部門成立了商南縣涉案企業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管理委員會,出臺《關于保障非公企業、農民工合法權益協作配合辦法》等文件,在縣總商會成立了商南縣人民檢察院非公經濟法治護航工作站,對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容錯糾錯機會。該縣某鎮有一家民營企業存在違規占地行為,夠得上刑事立案標準,商南縣工商聯主張實行第三方監督評估,派人參加了民企涉案案件聽證,提出了相對不起訴、由企業按雙倍面積植樹造林落實生態賠償的辦法進行解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