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周小溪)近年來,山陽縣立足中藥材資源稟賦,以建設國家現代中藥材產業基地為抓手,通過政府推動、企業帶動、市場拉動,走大企業引領、大項目支持、大產業集群之路,持續擦亮“西部藥鄉”亮麗名片。
該縣成立了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出臺《山陽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編制了《山陽縣2017-2020年中藥材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實行縣級領導包片、部門一把手包鎮、技術干部包基地的推進機制,精細化落實產業發展責任。縣政府每年預算1000萬元中藥材產業發展基金,用于基地建設、企業培育、科技創新、品牌創建、示范推廣等,強力推進中藥材規模化發展。
堅持機制創新,不斷推進基地建設。山陽縣聚焦“中藥材——中間體提取——中成藥——藥渣綜合利用”產業鏈延伸,制定《中藥材種植保險試行辦法》,鼓勵農戶推廣訂單種植、藥果間套立體生態種植模式,推動生物醫藥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創新發展、形成集群,全縣發展規上生物醫藥企業13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83個,建成萬畝藥材基地6個、千畝標準化示范基地22個、百畝標準化示范基地39個,必康5萬噸、德潤康產業園中藥材中間體提取和必康口服液、恒瑞肝素鈉等25個項目集群化發展。
深化校企、院企合作是提升研發能力、提高產品質量的關鍵,山陽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煙臺大學、陜西中藥研究所組建研發團隊,研發中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有機化工等相關產品33個系列400多個品種,天之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連續逆流與階段逆流相結合提取丹參酮2A》新工藝,先后榮獲國家創新專利6項,金川封幸等中藥加工企業被授予“陜西省科技創新型企業”“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商洛市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等稱號。
此外,山陽縣利用中國網庫、一畝田、慧農網等平臺,建立中藥材電商銷售平臺,培育、引進藥材營銷企業和合作組織,與省內外十余家企業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訂單藥業6.2萬畝,培育經營大戶300多戶,形成與縣內各制藥企業、藥材公司、藥材購銷點、個體藥販互補的中藥商貿流通體系,多形式擴大中藥材銷售渠道,有效帶動藥農增收和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