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葉敬禮)初夏時節,走進山陽縣兩嶺鎮高塬村,核桃林青翠茂密的枝葉下碩果累累,核桃林下桔梗、柴胡、蒼術等中藥材更是長勢喜人,這是高塬村的新亮點“核桃林+中藥材”特色產業項目。
高塬村現有耕地中山坡地面積占99%以上,且大都土層薄、糧食種植產量低、經濟效益低,村民大多以發展核桃產業代替種植糧食增加收入。自啟動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以來,高塬村在兩嶺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和強力帶動下,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帶領黨員干部深入村戶開展產業到戶摸底調研,瞅準當地中藥材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越、村民有中藥材種植基礎這些因素,積極引導群眾調整中藥材產業結構和方式,將生態建設融入經濟建設,采用仿野生環境下的生態種植方式,大力發展以豬苓、天麻、蒼術、黃芩、桔梗、黃姜等中藥材種植為主的“核桃林+中藥材”特色產業項目,為農村經濟綠色發展拓寬了空間。
為了有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高塬村黨支部積極落實黨員產業幫扶帶動作用,指導、幫助中藥材種植戶在中藥材種類選擇上必須適應高塬村土壤、氣候條件,且優先選擇耐瘠薄、耐干旱、耐荒草的粗生易長品種,選定的中藥材適宜在核桃林地生長。并在種植布局、栽培技術、收獲加工、包裝儲運等方面聘請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引導種植戶在日常管理中不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等有害物,大力倡導中藥材種植綠色發展理念,從源頭上提升中藥材的質量和安全,確保核桃林下種植既能發揮地域優勢,又能獲得長久的發展與良好的效益。目前,全村林下種植黃芩、蒼術、黃姜等中藥材22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