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汪 曉 劉 艷)進入秋分,目前我市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丹山源農業科技產業示范園500畝的水稻,在秋風輕拂下,搖曳著的沉甸甸的稻穗,散發出稻谷芳香的同時,正式進入了收割季。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采用機器與人工混合采收的方式,在田間來回穿梭,確保顆粒歸倉,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丹山源農業科技產業示范園負責人介紹道,示范園是法官鎮今年新建項目,項目總投資1000萬,基地占地500畝,按照“一季油菜一季水稻”的傳統農耕文化發展思路換茬耕種,并結合鄉村旅游需要,規劃建設游步道和網紅打卡點等項目,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改善水稻質量,丹山源公司引進了益香2115、泰優8080和桂花球9號3個富硒水稻品種,種植面積500畝。通過優種優種,科學管護,今年預計畝產350公斤,畝產值可達3500元。鎮上利用資源稟賦,緊盯富硒水稻基地建設,引進優良品種,提高培育種植技術,引導農戶開展科學合理種植,統一收購、加工、包裝和銷售,通過抓好“米袋子”,切實讓群眾鼓起“票夾子”,助力群眾致富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