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制度建設 開展綜合整治
商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本報訊(查燕李若晨)今年以來,商州區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認真抓好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成效明顯。1-9月,市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優良天數255天,優良率93.4%;轄區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國家Ⅱ類標準,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100%;全區森林覆蓋率穩定保持在68.6%。
商州制定出臺20多個環境保護制度、實施(意見)文件,全面落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工作合力。以鐵的決心堅決打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場保衛戰。共排查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150個,目前已整改到位144個。對城區11個在建項目、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及城周21個移民搬遷安置點項目揚塵采取“圍擋、遮蓋、灑水、硬化、沖洗、增綠、抑塵”七個100%措施,加強道路建筑工地揚塵、廠礦企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及現有鍋爐的監管,嚴防“禁燃區”新建燃煤鍋爐。重點實施工業廢水污染治理、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鎮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等4大類6個丹治項目,腰市鎮江山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建設已完成,丹江構峪口水質自動監測站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其余4個項目正在建設,完成投資7000萬元,為全面提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保障水平,在二龍山水庫水源保護區設立4個限行站并實行24小時限行制度。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實施土壤污染源頭治理,與3家重點企業簽訂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完成7家第一批試點礦產類重點行業企業的實地調查和信息采集工作,聯合陜西省地礦所對全區37家企業開展以有色金屬礦采選、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醫藥、電鍍等為重點的污染風險評估調查工作。積極配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工作,全區生態保護紅線面積645.66平方公里,紅線面積占轄區國土面積的24.43%。
同時,扎實開展市區大氣污染聯合執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整治、綠色護考等環保專項行動,出動執法人員1830人次,檢查企業371家次,責令限期整改企業29家,立案查處違法企業34家,收繳罰款122萬元,查封扣押16家,公開曝光違法排污企業20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兩家,行政拘留1人,嚴厲打擊了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依托現有縣區、鎮辦、村(社區)三級環境保護網格化監管體系及平臺,充實完善鎮辦網格監管人員931名,基本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防控、由被動發現問題到主動尋找問題、由單兵作戰到系統協同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