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貧曬出好光景照亮致富路
商州區召開招商引資暨首屆鄉黨回鄉發展大會
辦好民生實事 增進民生福祉
陜西篤誠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風景這邊獨好 江山如此多嬌
扮亮城市顏值 提升城市氣質
高歌猛進破浪前行 實干跑出商州速度
——商州區2022年工作展望
2022年,商州區將圍繞市委打造“一都四區”總目標和區委“五區”建設總要求,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攻堅克難的姿態,保持堅定的戰略定力,既立足當前拿出務實有效舉措集中發力,又著眼長遠謀劃戰略舉措引導預期,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商州“新馬達”正蓄勢待發,新藍圖正加快繪就。
今年,商州將堅持以重大項目建設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進“項目線、企業線”雙線發力,發揮投資和消費的拉動作用,推動經濟提質增效。
聚力擴大有效投資。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70個,全力保障西十高鐵加快建設,積極推進高鐵康養新城、商洛化工產業園等重點項目開工,力促嶺南佳泰新型建材、固廢處置中心等項目竣工投產,確保環城南路商州段7月1日前主體通車、國慶節前完成人行道鋪設及綠化。加大項目謀劃和專項債券爭取力度,加快推進100個前期項目。
持續穩定工業經濟。深入推進“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支持陜西鋅業、陜西森弗、延長氟硅等企業加強研發、延長產業鏈。加強重點企業、困難企業幫扶,培育規上工業企業6戶以上,全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06億元,增長23.7%。
不斷擴大消費需求。積極組織商貿會展、文旅惠民、消費幫扶等行動,圍繞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商品開展多樣化的消費促進活動。啟動商于古道文化街區建設,盤活團結路、蓮湖路步行街商業經營,培育文旅商品專業市場,打造夜間經濟示范點。加快商洛交通綜合物流園建設,激發文化、體育、信息、住房等領域消費需求,打造生態旅游、健康養老、家政服務等品牌。積極推廣電商應用新模式,鼓勵“網絡直播”帶貨地方特色產品。
2022年,商州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統籌推進“兩邊一補齊”,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充分發揮“6313”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作用,常態化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排查整改,強化重點監測戶和潛在風險戶精準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強化鄉土人才技能培訓,扎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全面推廣“三五”機制。加快水毀農田、道路及河堤修復,加強脫貧資金資產監管。繼續深化寧商協作,推動消費幫扶和村企結對幫扶提質升級。
做優做強農業產業。積極推廣林下套種,聚力做大做強藥、果、菌、畜、薯五大主導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菊芋、豆制品、土蜂、水產、設施果蔬等特色產業,加快牧護關千畝食用菌恢復重建、10萬畝馬鈴薯增效等農業十大工程,萬畝連翹建園、萬畝核桃科管等林業十大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等十大產業配套工程等“三個十”工程實施,新增連翹建園5萬畝,中藥材種植20萬畝,核桃、櫻桃科管及林下種植3萬畝以上,建成千畝以上馬鈴薯示范基地6個,建成腰市萬頭現代化生豬養殖場。加快高端食用菌基地建設,食用菌規模穩定在1億袋以上。組建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聯盟,做優“潤科食用菌”“興貿核桃”“黑龍口豆腐”等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
建設秦嶺山水鄉村。開工建設“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項目,加快三岔河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積極推進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加快實施村組道路綠化美化提升、村內主干道及人口密集區道路亮化改造。新改建農村衛生廁所2000座,加強鎮辦、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積極創建“五美庭院”及移民搬遷文明小區,推進“十百千”示范工程,建成30個省、市級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
今年,商州堅持園區承載、項目帶動、產業支撐,推動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
提高園區承載能力。持續完善荊河生態工業園基礎設施,完成大荊污水處理廠擴建項目,新建標準化廠房5萬平方米;加快醫藥食品產業園建設,積極推進與南京同仁堂等優質企業招商合作,開工建設秦嶺糧食倉儲和綠色食品加工項目。啟動建設商洛化工產業園,加快推進化工園區認定工作,同步推進氟精細化工項目招商。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園、夜村現代產業園建設,加強園區用地儲備,持續完善園區綜合服務中心、污水處理、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全年新增入園企業6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
壯大區域主導產業。落實產業集群化發展二十條措施,圍繞五大產業集群,緊盯12條成長型產業鏈,全力做好項目謀劃、招商引資、納規入統等工作。加快推進新材料首位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力促陜西鋅業鋅基合金、延長氟硅2萬噸電子級氫氟酸等項目開工建設。支持富硒食用菌、商蒲緣食品、花想蜂農產品加工等項目建設,壯大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加快秦嶺養生谷、萬畝藥材基地等項目建設,發展健康醫藥產業集群。開展省級旅游示范區創建活動,加快江山美居度假村建設,力爭江山微風牧場“五一”建成迎客;加快推進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多彩商州金鳳山公園生態花海、金鳳山康養新城等項目建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招大、引強、選優”,圍繞標準化廠房、12條產業鏈、康養之都、在外鄉黨,策劃開展系列招商活動,發揮經濟顧問、招商大使作用,持續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鼓勵支持企業、產品“走出去”,千方百計擴大出口,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出臺相應支持政策,積極引進總部經濟3戶以上。緊盯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券等,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全年申報項目不少于80個,爭取資金20億元以上。
今年,商州著力提升城鎮品質,持續推進“兩拆一提升”,堅持拆建并舉、建管并重,讓群眾共享城市建設成果。
加快中心城區建設。積極配合市博物館、垃圾焚燒電廠、“兩河七溝峪”水系全域治理、市污水處理廠改擴建等項目建設以及仙娥湖、商運、十號信箱片區開發,加快推進賀咀、龜山等片區開發,加快行政中心北側、西新社區安置房建設,實施桂園新村、龍泉小區等21個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推進“四大門戶區”改造提升,加快龍山公園、南秦河兩岸生態景觀修復工程建設,建成20座城市公園、口袋公園和生態停車場,加快“城市書屋”“梨園亭”等公共文化場所建設,推進背街小巷提升改造。
強化城市精細管理。實施“312”工程,及時對外公布城市問題清單和發展機會清單,吸引社會各界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發揮中心城區違建管控“人盯戶”機制作用,持續抓好城市“兩違”管控,下大力氣促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規范和提升,落細落小城市管理網格,持續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智慧交通、智慧物業、智慧家居等5G應用場景落地,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持續推進城鎮建設。推動高鐵康養新城規劃落地實施,力爭開工高鐵大道、高鐵西站廣場、南秦水廠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沙河子鎮改造提升工程、北寬坪運動休閑小鎮建設,實施大荊、腰市等重點鎮路網提升、供水保障、市場建設工程,努力補齊城鎮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實施宜居農房建設,強化鎮村集市精細化管理,發揮城鎮輻射帶動作用。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蘊涵美麗,藍天洋溢幸福。商州區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加快推動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
精心呵護秦嶺生態。加快“數字秦嶺”建設,完成勘界立標和國土空間“三線三區”劃定。全面完成中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常態化整治秦嶺“五亂”及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強化“三線一單”硬約束,健全生態環境空間管控體系,嚴格落實林長制、河長制、田長制,建立監管、監測、執法聯動工作機制,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從嚴落實污染防治。全面加強中心城區禁放煙花爆竹、全域推進作物秸稈禁燒,規范建筑工地揚塵治理,持續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始終保持空氣質量全省領先。加快全域污水處理PPP項目建設,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持續加強二龍山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快中心城區應急備用水源保護項目建設,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加強礦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土壤污染重點企業監管,確保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推進綠色循環發展。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力促何家塬抽水蓄能電站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推進陜投、延長百兆瓦光伏電站項目落地建設。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加快實施中小企業園燃氣管道接入工程,實施工業領域清潔技術改造,實現能耗“雙控”目標。推動轄區礦山企業技改升級,加快建設綠色礦山,提升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積極開展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下大力氣。今年,商州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推動創新發展,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化財稅金融改革,強化預算約束,實施績效管理改革,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國有企業資源整合重組。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完成融資平臺轉型升級,推進民辦教育發展轉型,落實教育“雙減”政策。持續推進醫藥衛生改革,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水價綜合改革,推進農房一體確權登記改革,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完成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開展區級部門股長輪崗交流。持續減環節、減材料、壓時限,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新增市場主體3000戶以上。繼續用好企業家“早餐會”制度,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提升區級融資擔保體系能力,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以高品質營商環境保障高質量發展。
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強化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年內引進高層次人才20人以上。加快“數字政府”和創新平臺建設,主動對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快建設“飛地孵化器”,主動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技術研發、人員培訓等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努力實現西安孵化、商州轉化。加快融入“秦嶺智谷·數字商洛”,推進秦韻教育科技城項目落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2022年,商州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強化基本民生保障。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移民搬遷戶、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優化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保險管理服務,推動實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務體系;加強老年公寓、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建設和管理。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推動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辦好重大文體賽事活動,深入開展精品劇目和文藝創作。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加強醫護人才隊伍建設,聚力推進“健康細胞”示范創建,完善城鄉體育設施,積極發展體育產業,提高全民健身服務保障水平。
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加快第十五小學、第三幼、十三幼建設,完成第三小學、區第一初級中學改造提升;加快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建成“蓮湖非遺小劇場”,積極推進18個鎮辦養老服務中心和31個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完成8個養老機構改造;加快推進區人民醫院改造提升、區疾控中心遷建工程;硬化通組路262.1公里,加快澇峪、金灣跨丹江大橋建設;啟動避災避險移民搬遷項目,新擴建腰市、楊斜、金陵寺、王山底、會峪、西荊等6個集中供水工程;開展殘疾人輔具適配項目350人次以上,完成殘疾人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3000人次以上、重度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改造入戶120戶以上。
今年,商州區將牢牢抓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牛鼻子”,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積極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繼續推行“412”接訪模式,扎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下茬解決好中心城區棚改遺留問題。充分發揮“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機制作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雪亮”工程建設應用,多維度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縱深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推進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全力抓好非煤礦山、城鎮燃氣、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點領域監管和專項整治,持續加強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積極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
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扎實做好存量債務化解,降低政府債務風險等級。加強金融信貸風險監測預警,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從嚴從緊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織密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完善重大疫情應急處置和防控救治體制機制。加快建設監測預警、指揮調度、搶險救援系統,健全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防范機制,統籌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策劃:中共商州區委宣傳部
組稿:周 琳
圖片:全 璽
攻堅克難創佳績 科學發展奏強音
——商州區2021年工作回顧
春華秋實,又是一年。
回望過去的2021年,是商州凝心聚力,共謀發展的一年,也是奮力拼搏、充滿干勁的一年,前行的道路清晰、腳下的步履扎實,發展的鼓點催人奮進。
在剛過去的2021年,商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順利完成了“十四運”賽事保障、防汛救災、突發疫情風險處置、城市建設拆遷等重點任務,取得了積極成效。
數字是經濟發展最好的注腳。2021年,全區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運行健康平穩。地方生產總值增長9.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5.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8%和11%。全區11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6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3.5萬平方米。新納統“五上”企業37家,居全市前列。
一年來,商州區精準施策,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建立“6313”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完善易地搬遷“1+7”后續扶持機制,實施安全飲水保障三年行動計劃,制定防止因災因疫返貧致貧26條措施,常態化開展問題排查整改,1199戶3563人防返貧重點監測對象無一返貧致貧,脫貧成果有效鞏固。實施鄉村振興項目473個,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1500萬元。
一年來,商州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扎實推進“兩拆一提升”“兩邊一補齊”,拆除違法違規廣告7300多塊、違法違規建筑物322處15.8萬平方米,拆除多余城市家具5448處,還城市綠地39萬平方米。環城南路加快建設,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7個,完成“四大門戶區”改造13.7萬平方米,建成便民公園2處,投放垃圾分類設施1.85萬多套,獲評“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硬化農村道路122公里,拆除農村閑置危舊房3128處,建設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17個,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一年來,商州區采取強力措施持續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深入開展秦嶺“五亂”問題專項整治,公安機關立案18起,刑事處理11人,整改問題213個。全域污水處理PPP項目順利實施,金陵寺、夜村、腰市3個鎮污水配套管網工程竣工投用。完成營造林8.35萬畝,國家節水型城市通過省級驗收,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區。主要河流水質穩定達標,城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前列。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我區納入國家分布式光伏發電整縣推進試點。
2021年,商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社會民生持續改善。新增城鎮就業3413人,建成鎮級標準化創業中心18個,實現就近就業2.6萬人。居民養老、醫療參保率均達98%以上。加快健康商州建設,推進“互聯網+”健康服務,醫保結算線上支付全覆蓋。區高級中學建成投用,十五小、十三幼開工,教育“雙減”政策全面落實。圓滿完成十四運會賽事保障任務,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面對歷史罕見的汛情災情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全區上下同心同向、依令而行,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英勇奮戰,基層干部、醫務工作者、公安干警和志愿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全力以赴開展防汛救災和疫情防控,保障了群眾生命和健康安全。扎實做好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工作,“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全面推行,7項信訪工作受到市信聯辦表彰,榮獲全省首批“平安銅鼎”。
新征程承載新夢想,新使命召喚新擔當。全區上下將在商洛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再接再厲、真抓實干,堅持市區共建,打造“一都四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