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李治軍 梁 俊)近日,商南縣制定了“七個一”工作機制,開始在全縣10個鎮辦推行,著眼七個環節,全流程多層面提升鎮村黨建科學化水平。
配強一套領導班子。結合“雙包雙促”精準扶貧,發揮下派的124個“第一書記”作用,扎實做好包扶村,特別是后進村、社區黨組織的集中整頓;同時,持續培養、鍛煉村級后備干部,確保村級班子全面過硬、村級組織得到鞏固加強。
建設一個服務平臺。健全鎮、村(社區)黨員管理服務網絡,規范推行黨代表工作室、黨代表常任制、黨代表列席黨委會議等制度,牢固搭建起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
培育一批先進典型。結合該縣當前深入推進的以“創新、創業、創先,爭創優秀黨組織、爭當優秀領導干部、爭做優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三創三優”主題黨建活動,在各領域、行業挖掘一批高水平、有活力、可推廣的創新典型,推出一批效率高、服務優、群眾贊的先進集體,樹立一批能力強、作風優、威信高的優秀領導干部、優秀共產黨員。
制定一套宣傳辦法。著眼黨建服務、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落實人力、物力等,廣泛開展黨建宣傳活動,確保基層黨建工作在電視上有畫面、廣播里有聲音、報紙網絡上有文字,凝聚發展正能量。
總結一些先進經驗。挖掘鎮村亮點,每年至少申報一個黨建工作創新項目,提煉出符合實際、具有推廣價值的基層黨建工作經驗。
完善一項規章制度。立足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完善黨建規章制度,抓好剛性落實,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匯編一本文件資料。每個鎮辦、村(社區)綜合政治理論、黨建、業務工作方面的好做法,匯編一本重點突出、指導性強、易于操作、便于學習的文件資料,并不斷充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