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雪使鎮安縣西口鎮東莊村整個換了顏色,山水草木銀裝素裹,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穿梭于彎曲的公路,往返于羊腸小道,走訪農家院落,重逢熟悉的面孔,這對于我們來說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和親切,仿佛游子回到了久別的故鄉。
這一周,忙碌而充實。雖然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但這并沒有影響我們的駐村扶貧工作。來到包扶村東莊村黨員活動室,打開車門雙腳還未著地,一雙雙期盼的眼神迎面而來,頓時幾個小時旅途的顛簸勞累煙消云散,不作片刻的休息,立即投入到我們事先安排的工作任務中。
11月22日,在冰冷的會議室里,我們與鎮村組干部就當前和今后的扶貧工作進行了座談。座談會上,鎮安縣委黨校校長蔣立勇說:“脫貧攻堅是我們每一位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此次提出‘結對認親,助力脫貧’行動,就是要把所包扶的貧困戶當作自己的親人,他們的事情就是我們的事情,他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要在發展產業和樹立信心這兩方面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幫助貧困戶脫貧。”一番話語給村組干部和貧困戶吃了一顆定心丸。村支書童永穩介紹了村上現在面臨的主要困難:部分道路需要硬化,有的村組飲水困難,同時還面臨著通訊不暢、電網改造未完成、生活垃圾處理不規范問題。下午5點多,天已泛黑,會議在大家的討論中結束了,屋外已經下起了鵝毛大雪。11月23日,在夾雜著雪花的凜冽寒風中,湯正華老師結合中省市縣扶貧政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及貧困戶應該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勤勞致富理念等內容,為村組干部和貧困戶上了一堂既生動又接地氣的黨課,為東莊村村組干部與貧困戶脫貧樹立和增強了信心,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希望今后能讓我們多聽聽這樣振奮人心的課,這樣打氣、暖心窩子的課好久都沒有聽到了,我們一定要通過辛勤的勞動實現富裕生活,我堅信在大好的政策下,在你們的幫助下我一定能夠脫貧致富。”一組貧困戶謝會東創辦了大眾養殖專業合作社,自己養了72只羊,還帶動本組其他貧困戶養了80余只。當天,我們專門走訪了謝會東,看到活蹦亂跳、膘肥體壯的羊群,還不等開口詢問羊群的生長情況,他便按耐不住心底的喜悅說:“今年風調雨順,夏季草料長勢喜人,你看羊仔一個個體態健碩、膘肥體壯,多討人喜歡呀!”
11月24日,冒著風雪,我們帶著米和油一戶一戶走訪貧困戶,通過交心換位拉家常式的交談,了解他們在發展中面臨的困境,先后訪談了40戶貧困戶。在貧困戶李孝儒家,老人激動地說:“哎呀,這么冷的天,你們冒雪大老遠的來看望我,還帶了這么多東西,感謝你們對我們貧困戶的關心,黨和國家政策的還真是暖心窩子。”老漢質樸的話語,讓我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來到張寶有家已是伸手不見五指,但勤勞的老人還在為釀造甘蔗酒而忙碌著。看見我們的到來,老人一邊打招呼一邊放下手中的活,急忙把我們往家里迎。通過與他交談我們得知,老人家今年已經81歲了,兒子為了給家里增加點收入而外出打工,留下老兩口照看年幼的孫子。我們好奇地問張寶有老人,天都黑了你怎么還在忙乎著呢?老人望著我們微笑地說:“我是在做酒酵母,早一天發酵好就可以早一天釀酒,過幾天降溫了酒母就發酵不好,釀酒不出量呀!”聽了老人的回答,我內心滿是歡喜,對脫貧攻堅任務充滿了信心,耄耋之年的老人都這么勤奮,怎會不脫貧呢?
通過駐村,我們體會到村組干部工作的繁雜,感受到老百姓生活的艱辛與不易,也感受到了當地淳樸的民風,接受了一次貧困體驗,也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這種感受進一步拉近了我們與群眾的距離,只有我們熱心、真心,才能換來群眾的信心、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