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孟曉琴 李正杰) 時值冬日,天寒地凍。農民沒什么農活兒,三個一群,五個一伙,都扎進了“小康書屋”忙充電。這是筆者近日在柞水紅巖寺鎮本地灣村農家書屋看到的一幕。
“村中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人少了,參加讀書、健身的人多了;摸麻將、賭博的人少了,參加科學技能培訓、發展庭院經濟的人多了。”談到村子這些可喜的變化,農家書屋管理員熊世喜高興的對筆者說:“這都是農家書屋的功勞啊!”
去年4月,縣上投資6萬元新建起60平方米農家書屋,配置各類書籍1700余冊,科教光盤100多盤,影碟機、電視機等一應俱全,并有專門的管理員每天值班規范管理。每到雨天,滿屋的人靜靜地翻看各種科普書籍。農家書屋的出現,滿足了農民長久以來想讀書致富的渴望,有位農民還編了“要想富,先修路;要致富,需看書。”的順口溜。據了解,該鎮2009年人均收入3050元,今年預計達到3721元,看書、學習正幫助農民一步步實現致富的夢想。
目前柞水縣已建起農家書屋85個,農家書屋已成為了農民交流致富經驗、溝通思想、傳播科技文化信息的好場所,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在農家書屋學到了一技之長,走上了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