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少斌 唐瑞希)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深厚基礎和重要支撐,鎮安縣創新推行“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構建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格局,開辟了新時代“鎮安之治”的新境界。鎮安縣西口回族鎮在工作推進中以建強堡壘、創新載體為路徑,以能力建設為抓手,初步實現了共同管理、共同治理、共同締造的目標,正朝著共同幸福的目標奮進。
建強堡壘,片區也有了黨組織。西口回族鎮創新工作思路,將黨組織鏈條由鎮村延伸到片區,組建片區黨小組51個,覆蓋了全鎮221個片區。抽調骨干黨員深入各個片區黨小組擔任指導員,形成了組織建在片區上、黨員服務在一線的格局。以華西小區搬遷點為例,實現了由“三無小區”向“五色”樓院的轉變,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助推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創新載體,服務群眾是最終目的。面對基層農村黨員多老弱、片區黨小組黨員人數少的現實,西口回族鎮堅持載體創新,探索建立黨小組聯盟機制,區域化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建立多片區聯動議事協調機制,成立了“幸福西口”基層社會治理聯盟,破解工作推進中各片區單打獨斗的問題。解決了石景村通信信號弱、東莊村五組水網提升改造等重大民生問題6件,協調處理各類民生訴求300余件。
能力建設,推動片區治理專業化。西口回族鎮將一些片區好的做法、經驗進行總結和推廣,通過建立基層社會治理學校的方法,搭建系統化、專業化的學習平臺,讓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更專業、更職業、更規范。開發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者培訓課程,開展示范性培訓工作,建設有支撐力和引領力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者能力建設培訓體系;編寫具有西口特色的片區工作手冊,手冊包含黨建引領、政策文件、片區具體工作方法等內容,回應片區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重點難點問題,形成支撐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者工作的技術和方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