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緒榮)近日,鎮安縣大坪鎮廟溝村光伏產業園試驗基地里,40畝“菌光互補”塔架式木耳種植試驗成功,40萬袋菌棒喜獲豐收。該基地利用光伏板下閑置土地塔架栽培黑木耳,太陽能發電板在上面發電,木耳菌棒在光伏板下“自由呼吸”。塔架式木耳一畝地可布設菌袋1-1.5萬袋,數量是地栽式木耳的6至7倍,可采收干木耳500公斤左右,每公斤市場售價120至160元。
據悉,鎮安縣有村級光伏電站1000畝,大坪鎮“菌光互補”塔架式木耳立體栽培為全縣農光互補項目提供了成功經驗,也是鎮安縣聚焦“雙碳”目標,創造性開展“光伏+”提升改造利用,推動“綠色能源+生態種植”融合發展,實現了農田與太陽能發電設施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新產業模式。下一步,鎮安縣在大坪、米糧、云蓋寺等鎮持續推廣“光伏+木耳”“光伏+菇棚”“光伏+養殖”,使光伏發電和農業產業深度融合,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做到“一地兩用、一畝雙收”,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