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總工會平臺算法和勞動規則協商工作現場交流會在上海召開。當天,調研組走訪調研餓了么等企業,深入了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平臺算法應用和勞動規則向善透明舉措、平臺騎士就業及發展等情況,對平臺在進一步加強騎士保障、新增百萬就業和促進收入增長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調研組表示肯定。
最近幾個月,多平臺參與了外賣市場競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就業。平臺數據顯示,淘寶閃購的日均活躍騎手已經超過200萬人的規模,對比四月增長3倍。這意味著,淘寶閃購創造了超百萬個新就業。
就業增加、從業者收入提升,前提是市場蛋糕做大、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外賣市場近期的迅速增長有目共睹,相比5月,日訂單數翻倍增長至2億單以上。早前,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張成剛測算,在主要外賣平臺日訂單突破1億單時,估算活躍騎手數量預計翻一倍,如果放到整個外賣市場上,預計拉動騎手人數約為150萬人。
數據分析機構QuestMobile的調研數據顯示,今年7月外賣員的數量同比去年增加了74.8%。
這再次證明了服務消費吸納就業的巨大潛力。
數據還顯示,淘寶閃購上線以來,截至7月底,餓了么騎手月活數量整體增長181%,其中眾包騎手增長236%;同時,7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騎手數量達到去年2.8倍。美團、京東等平臺的騎手收入也有顯著增長,如美團在7月周末高峰期,騎手日收入增長超100%。
除此之外,市場繁榮還帶來了間接就業的增長、中小商家收入提升。如,餐飲行業企業招聘和用工需求增長明顯,釘釘上的餐飲行業從業人數增長了數十萬人。再如,7月,淘寶閃購上140萬中小商家日均訂單和實收均顯著增長;到了8月7日立秋當天,有30多萬夫妻小店在淘寶閃購平臺上成交突破峰值。
有序的市場競爭所創造的價值,也開始溢出到外賣之外更廣泛的消費領域,發揮出乘數效應。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淘寶閃購優惠券的消費拉動作用存在顯著的溢出效應,每1元的有效閃購補貼帶動了消費者6.76元通過支付寶平臺完成支付的額外消費,其中對線上電商實物消費的帶動金額為3.11元。
研究還發現,閃購滲透率與地區行業層面餐飲商家平均線下周營收正相關,未發現擠占堂食的統計證據;閃購優惠券對參與商戶在線上、線下營收都有正向拉動作用,且對營收規模最小的25%商戶的拉動作用最強。
這個暑期,餐飲外賣的火熱也帶動了非餐飲商家。今年7月,近16萬非餐中小商家創下生意高峰。
平臺間的競爭開始從單純的規模競爭,轉向服務品質競爭、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競爭,即時配送也開始從外賣向更廣泛的服務業市場延伸。
如“倉店”的模式在火熱的市場競爭中迅速成熟。淘寶閃購、美團的“閃電倉”數量目前都達到了5萬個左右,基礎設施的完善,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應急以及即時送達的需求,這一即時零售新場景的消費潛力,也獲得了進一步釋放。
市場競爭也在促使平臺更加積極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如整個行業騎手的權益保障等方面,正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提升。
各平臺都在積極升級騎手的社保、醫療等權益,并提升激勵與福利水平。如淘寶閃購和餓了么近期將外賣騎手升級為“城市騎士”,全面升級騎士的養老、醫療保險,補貼高至100%,還通過“橙意計劃”加碼幫助困難騎士、專項支持騎士就學深造。近期,餓了么平臺還征集并響應了近萬條涉及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并簽訂全國首份平臺算法和勞動規則協議。
當前,平臺企業的競爭已進入以用戶體驗、生態協同、就業帶動和社會保障為核心的發展階段。發力即時零售領域的平臺也各有所長:有的深耕本地生活,有的整合電商與外賣、出行等多場景生態,有的專注品質服務。
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有序、理性的競爭環境,有競爭才有市場的活躍,良性的競爭不僅能推動平臺自身發展,也能讓消費者、商家、騎手從中受益,實現多方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