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9月16日電 (記者 梁婷)“十四五”期間,湖北糧食應急保障體系逐漸完善,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實現提檔升級。湖北省政府新聞辦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上述消息。
數據顯示,目前湖北已建成省市縣三級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79個,共有糧食應急保障主體3300余家,較2020年增加700多家。該省“布局合理、平急結合、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已形成并不斷完善。
湖北省糧食局副局長劉建勝介紹,湖北正聚焦糧食跨省“大進大出”,以武漢為核心,襄陽、宜昌、黃石、荊州等為重點,其他沿江沿京廣、京港澳鐵路公路縣市為補充,構建“1+4+N”華中區域糧食應急保障中心,推動全省糧食供應能力再上臺階,取得階段性成效。
湖北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實現提檔升級。“十四五”期間,該省新建高標準倉255萬噸,建設改造低溫、準低溫倉容510萬噸,省域內國有糧食企業完好倉容達到1500萬噸,地方儲備糧實現準低溫倉全覆蓋,全省糧食倉儲設施體系建設向更高標準邁進。此外,武漢、黃石、荊州、宜昌等重要糧食物流節點初具規模,全省糧食物流網絡不斷健全,接發分撥能力持續增強,多式聯運格局基本成型。
糧食產業方面,湖北糧機裝備制造業發展勢頭強勁,糧機磨具全國市場占有率超過90%,稻米加工和油脂加工裝備制造水平走在全國前列。2024年,全省工業總產值超過20億元的糧油加工企業達13家,比2020年增加10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