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17日電 (記者 李姝徵)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探索數據出境負面清單見實效。
記者17日從自貿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實踐交流活動暨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浦東新區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自2月8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數據出境管理清單(負面清單)(2024版)》(以下簡稱《負面清單》)公布以來,浦東新區已在再保險、醫藥領域形成4個負面清單使用案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企業數據出境的合規成本。
數據跨境流動正在逐步超過貿易、投資全球化,成為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自貿區在數據跨境流動領域展開探索,以制度創新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上海自貿區2025年改革創新“第一單”落子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領域。
作為一家在自貿區注冊的跨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首席數據合規官任敏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在藥物研發、藥物警戒等環節經常會涉及大量的跨國協作和數據共享,因此有一個高效、穩定、可預期的數據跨境流通機制非常重要。
“有了《負面清單》,清單之外的數據可以免于進行數據合規申報和備案,對于企業而言,能夠極大地提升數據出境的便利性和效率,也給企業提供了一條高效、清晰、低成本的數據出境和規定路徑。”任敏敏舉例,以前藥物警戒場景的敏感信息評估閾值是1萬人,現在提升到了10萬人,“這不僅降低了合規成本,更讓我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新藥研發上,更快把好藥帶給患者”。
與此同時,在中國多地自貿區紛紛構建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的背景下,上海率先明確允許使用全國自貿區負面清單。“我們在浦東注冊,也能享受到其他地區的政策紅利,這種‘打通壁壘’的做法,讓我們對在上海投資更有信心。”任敏敏說。
上海自貿區企業大膽探索實踐的背后,離不開專業力量的支撐與指導。
《負面清單》公布后,上海自貿區保稅區、陸家嘴、金橋、張江、世博五大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正式成立。2月13日至今,已累計開展近20場政策宣講和申報指導活動,一對一接待解答企業咨詢74家次,服務轄區企業1000余家次。
鑒于數據出境安全管理工作領域新、涉及行業面廣、專業性強,浦東新區組建了一支數據跨境便利化服務改革專家組,遴選了一批網絡數據安全技術服務支撐單位,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專家組團隊持續“擴容”。當日活動現場,來自上海市信息安全測評認證中心、上海數據交易所、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數風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第二批專家代表接受了聘書,6家專業機構接受了網絡數據安全技術服務支撐單位證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