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港9月18日電(張廣權 覃菲茵 梁宏意)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藤峽公司”)18日介紹,自2020年3月試通航以來,大藤峽船閘過閘船舶累計14.64萬艘次,過閘核載量突破4億噸,珠江黃金水道重要中樞作用凸顯。
圖為航拍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資料圖)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供圖大藤峽船閘是滇黔桂內陸水運出海通道的咽喉要道,也是廣西向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國家戰略的有力支撐,多項技術指標在世界或國內領先。
隨著大藤峽工程下閘蓄水,庫區航道266公里被渠化,通航等級由原來的300噸級躍升至中國內河航運最高標準3000噸級,推動“黃金水道”源源不斷釋放“黃金效益”。
船閘運行期間,大藤峽公司堅持“標準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不斷優化船閘運行,依托數字孿生技術研發船舶智能過閘系統,基于AI圖像識別技術實現船舶過閘全過程精準調度和智能管理,日均運行閘次由最初的4至6閘次提高到目前的16至18閘次,過閘效率達到國內同級別船閘領先水平。在枯水期科學開展“航電協同”調度,保障船閘全年安全暢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