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左宇坤)“我們和大家一樣悲痛萬分。過去幾年餐飲行業經歷了很多考驗,趙晗也一直承受壓力很大。他昨日突發心梗,永遠離我們而去了。”9月19日,云海肴創始人之一、CEO朱海琴發布的這條微博,證實了云海肴創始人趙晗去世的消息。
云海肴·云南菜是近年來國內一個異軍突起的中式正餐連鎖品牌,受到不少消費者喜愛,在把滇菜這個原本在中國餐飲版圖中偏居一隅的“小眾流派”推上臺前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刀光劍影的江湖故事里,云南是一個特別的“武俠重地”。從《天龍八部》中的大理段氏,到《笑傲江湖》中的藍鳳凰,再到《鹿鼎記》最后韋小寶的歸處,總與這片旖旎逍遙的土地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趙晗曾提到要“做一個樂觀主義的創業者”。云南的9月,依舊花海濃艷,趙晗笑傲于餐飲江湖的故事,卻戛然而止在這個秋天。
圖片來源:“云海肴云南菜”微信公眾號故鄉的“云”
經典原味汽鍋雞、爆炒赤松茸黑牛肝菌、蒜香火腿包漿豆腐、傣味香茅草烤羅非魚……細數云海肴的招牌菜,幾乎每個都是云南特色食材和烹飪方法的創新搭配。
“云海肴發展到現在,帶給我更多幸福感的是,我們能夠反哺家鄉,推動云南特色飲食文化和綠色食品走出去。”趙晗曾表示,云南農業產業化規模較小、基礎相對薄弱,通過加大技術工藝、經營管理和品牌的力度,可以提升云南綠色食品的競爭力。
提起自己創業的初心,趙晗也從未繞開過“云南”二字。在他心里,故鄉遠不只是一個地理名稱,而是他味覺的鄉愁與生命的年輪。
“在北京念大一時,中秋節媽媽寄給我一大箱云腿月餅,等我上完晚自習回來,發現滿滿一箱月餅被一掃而空,整層宿舍樓的同學都說從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月餅。”趙晗說,云南人出去后往往會發現,不少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在外地人看來卻是新鮮又稀奇。他想發掘出云南的好東西,帶出云南。
在北京上大學時,趙晗便發現北京的餐廳到了飯點都會排隊,這對當年的趙晗來說很難想象。又看到北京的很多云南菜餐廳,在很偏僻的地段開店都還生意很好,他就開始琢磨這個商機。尤其是在和同在北京開云南菜館的老鄉交流后,趙晗愈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從大二開始有念頭,到差不多大四,趙晗就開始和周圍的朋友家人表達。那幾年,幾乎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趙晗想開一家云南菜餐廳”。
朋友眼中的趙晗是個很理智、把問題想得很充分的人,因此在當時沒有多少人把他的話當真。畢竟中國人民大學的名校光環,可以為他叩開眾多高薪、穩定工作的大門,創業則無疑是一道兇險、艱難的“窄門”。
終于在2009年,“固執”的趙晗兌現了他的想法,和3個志同道合的伙伴們開啟了創業之路。
北京的“海”
“周幾就打幾折”——如果時間回到2009年年底的北京后海銀錠橋,能看到一家掛著這個招牌的500多平方米的餐廳。但在那個寒冷的冬天,這家店鋪并沒能因為這個熱情的促銷招牌而有火熱的生意。
趙晗等4個“80后”在北京開設的這家云海肴首店,似乎是后海的一片“小云南”:店里流動著葫蘆絲的音樂,懸掛在天花板上的“樓樓”(云南當地用來抓魚的工具)被改造成燈籠,形狀不一的原木桌凳被閑適地安放,身著彝族服飾的服務員也帶著云南口音。
在這個創業團隊中,年齡最大的戶峰陽28歲,最小的朱海琴23歲,而趙晗的堂哥呂志韜也不過24歲。四個年輕人把家人給攢的首付、結婚的錢湊一起,攢夠了上百萬的啟動資金。
為了積累經驗,趙晗曾經以招聘的名義到北京幾家餐廳應聘,擔任過大堂經理;朱海琴則做過普通的服務員,將最刁蠻的客人如何應對、推薦菜品有什么技巧等逐一學習。他們在實踐中迅速摸索著餐廳管理的門道,開業之后也每天都在餐廳里寫寫算算、商討運營戰略,有時還客串一把服務員。
正式營業時,這家初出茅廬的餐館已錯過十一假期的黃金攬客期。那年冬天來得早,北京很快下了第一場雪,露天陽臺被封上了,后海喝啤酒開室外音樂會的季節已經過去,餐廳便和北京的季節一起進入了冬天,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最慘的是一天只進賬900多元。
但趙晗和團隊沒有氣餒,他們堅信做云南菜這個方向是對的,菜品、門店裝修風格、品牌定位也沒問題。他們又很快籌錢,在中關村歐美匯開了第二家店,在中關村讀書的趙晗還特意為這家店擬了廣告標語:“北漂云南菜,漂回中關村。”
令他們倍受鼓舞的是,新店開張第一個月就實現了盈利,這個年輕的團隊也等來了自己的春天。總結出在繁華商圈購物中心開店的經驗,云海肴一步步擴張,2014年獲社會資本注入后開始爆發,并于2019年進軍新加坡,2024年進入馬來西亞。
截圖自云海肴微博。理想的“遙”
“云海肴能走到今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從一開始我們就把它當成一份事業來做。如果沒有做事業的態度,可能自己在后海開兩年店,覺得沒意思,就把店給轉手了。那樣,自然又是另一條人生軌跡。”趙晗曾說。
趙晗對于自己的理想有篤定的堅持。
剛開始選擇做云南菜時,他頻頻受到質疑:云南菜那么麻煩,對食材要求又高,怎么可能做出影響力?但讓他記得最清楚的,是在創業之初父親勉勵他的話:“一定要打完最后一發子彈,流完最后一滴血,一條道走到黑,絕對不允許半途而廢。”
學習歷史、國學出身的趙晗,還將人文素養融入餐飲經營,從語文、歷史、化學等多學科角度詮釋汽鍋雞等云南名菜的文化底蘊;他主導的3.0版本明檔店設計,讓顧客直觀感受云南食材的新鮮與制作工藝的精妙。
“過去幾年餐飲行業經歷了很多考驗,趙晗也一直承受壓力很大。”朱海琴在發布的微博中說:“我會帶著和趙晗的約定,努力把云海肴做好,實現我們共同的理想。”
今年2月,云海肴董事會發生調整,趙晗不再擔任董事長及其他職務,朱海琴出任董事長兼CEO,負責公司決策和管理。
早些年接受采訪時趙晗曾提到,在大學期間的一次職業規劃作業中,他對自己人生最后的一步規劃是從事教育工作。“做餐飲是我的事業,教育才是我的情懷。”他認為自己最后會選擇涉足教育行業,有可能創辦私塾或者書院。
春城依舊花滿。但其中多了許多花束,是為了紀念那個把云南味道帶向遠方的年輕人,和他未竟的理想。
理想的伊始是后海的銀錠橋邊,一家云南菜門店的墻上貼著4個少年放大的寫真海報,他們有著年輕而自信的笑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