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0月10日電 (江瑩)10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西青區專場。天津市西青區委書記朱財斌在發布會上介紹了西青區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規劃實施成效的有關情況,尤其在經濟發展方面實現新跨越,從經濟總量看,西青區2023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并且連年保持5%以上穩步攀升。2024年末,經濟總量較“十三五”末增加236.27億元,增長28.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今年達到77.78億元,較“十三五”末增加10.16億元,增長15.3%。
從產業質量看,天津市西青區重點培育集成電路、車聯網、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5條產業鏈,以西青區為核心承載區的京津冀集成電路集群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能源礦產裝備產業集群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今年上半年,5條產業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24億元,同比增長12.1%。2024年該區制造業增加值超過361億元,位居天津市第二。
在科技創新方面,天開西青園加速聚能,打造天開數智園,落地691家企業,培育“金種子”基金規模超23億元;該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18家,“專精特新”企業達到230家,匯聚1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技術合同成交額超400億元,是“十三五”末的3倍。在產業創新方面,已建成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集成電路產業主題園區、智能網聯封閉測試場、低空飛行空域測試場等一批新興產業平臺,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達到48.8%、33.4%,各類創新指標達到天津市先進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西青區已爭取國家級和市級改革試點6項,完成重大改革方案30項,西青改革成果連續三年獲評“中國改革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特別是今年獲批全國第二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示范城市。同時,全面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引進捷溫科技、梅卡曼德3D機器人等北京項目120個,吸引經緯恒潤、北京盈科瑞醫藥、北京榮森海姆等企業布局總部經濟,推進天津南站“站產城”融合發展,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鵬瑞利醫院建成運營。
朱財斌表示,天津市西青區全面融入高水平對外開放,已招引項目8100余個,計劃總投資3175億元,目前外資企業達到530余家,特別是以項目落地煥新存量空間,盤活土地830畝、房產170萬平方米,新增收入50億元;同時,積極拓展上合組織峰會成果,擴大全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影響力,升級天津國際陸港貿易新業態。下一步,將全力以赴實現“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開好局,以更加扎實的行動成效為天津市高質量發展展現西青之為、貢獻西青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