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 張素)近日發布的《國際商業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全球中端市場商業樂觀情緒回升,76%的受訪企業領導者對未來12個月經濟前景表示樂觀。
根據《報告》,樂觀情緒的回升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區,84%的企業領導者對經濟前景表示樂觀;亞太地區升至76%,歐洲態度相對謹慎(64%)。
《報告》稱,本季度盈利前景也呈現更為積極的態勢,66%的企業領導者預計未來12個月利潤將實現增長。北美地區的盈利預期仍處領先地位,但其他地區表現不一。
《報告》注意到,中端市場企業為保障未來運營而持續展現出強勁投資意向。信息技術是主要投資方向,在該領域,人工智能保持最高關注度。
“全球貿易劇烈動蕩既帶來挑戰,也催生機遇。中端市場企業正以清晰戰略目標應對全球不確定性。”致同國際首席執行官彼得·博丁(Peter Bodin)談及《報告》時稱,企業正在積極適應關稅變化、新簽署貿易協議,以及不斷演變的客戶需求,“他們通過開拓新市場、投資品牌與可持續發展、加快技術應用,增強運營韌性。”
《國際商業報告》自1992年起發布,是致同針對全球中端市場高級管理人員開展的年度調查,覆蓋28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萬家企業。
“中國中端市場企業在此次全球情緒回升中展現出獨特的韌性與適應性。我們觀察到,許多企業正積極將外部壓力轉化為驅動數字化轉型與價值鏈升級的內在動力。”致同中國主席、首席合伙人李惠琦說,他們不僅利用新達成的貿易協議開拓多元化市場,更關鍵的是,正在供應鏈重構、品牌出海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等關鍵領域進行前瞻性布局。
《報告》也提醒,盡管市場情緒回暖,但企業對其發展所面臨的多重制約因素的擔憂升至歷史最高水平,凸顯經營環境復雜性。其中,經濟不確定性仍是最常被提及的制約因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