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洛南10月21日電 (李一璠 畢波波)金秋時節,秦巴深處的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靈口鎮寬坪村,空氣中彌漫著朝天椒獨有的辛香。辣椒加工車間,數十位務工人員正在對新收購的朝天椒進行初加工,寬坪村集中收購點內,人們忙著計重、裝車。
2025年10月,陜西洛南的朝天椒進行初加工。 畢波波 攝“我家從2017年開始種植朝天椒,今年種了3.5畝。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種出的朝天椒個頭飽滿,采摘后直接回收,我們種植戶積極性越來越高。”種植戶李民成說。
2017年,洛南縣辣上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任亞軍帶著多年在外積累的經驗回鄉創業。與當地鎮村干部交流后,他決定利用靈口等6個鎮(街道)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等優勢,投資1000萬元培育發展朝天椒產業。
為打消村民顧慮,試種成功后,任亞軍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為農戶提供幼苗、技術指導,并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兜底收購,一系列舉措讓村民逐漸放心、加入種植隊伍。
今年75歲的種植戶張建生是受益者之一,2018年,他試著在閑置地種植朝天椒,“沒想到小小的朝天椒能帶來這么可觀的收益,還不耽誤照顧家里。”
在任亞軍的帶動下,越來越多村民加入種植隊伍,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朝天椒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今年寬坪村86戶村民種植1000多畝,預計總產量1000噸左右。朝天椒種植不僅改變了經濟面貌,也為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該村黨支部書記馬亞軍說。
為提升產業附加值,合作社打造了現代化生產線,實現了從原料加工到包裝的全流程生產,研制出剁椒、辣椒醬等深加工產品,并與重慶、湖南、云南等地的相關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協議。
圖為洛南種植戶為收獲的朝天椒稱重。 畢波波 攝從育苗、田間管理到回收、加工及銷售都離不開專業技術指導,這也是保證產品品質的關鍵。任亞軍表示:“我們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專業技能培訓,邀請專家為村民舉辦技術講座。只有大家都掌握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產業才能走得更遠更穩。以前只能賣鮮辣椒,價格受市場波動大,現在辣椒變成剁椒、醬料等產品,不僅打開更廣闊的市場,我們也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此外,合作社還組織了一支年輕直播團隊,將直播間搬進加工廠、育苗基地,讓觀眾直觀感受產品從田間到舌尖的全過程,并積極借助外部資源拓寬銷售渠道。
據悉,今年洛南縣辣上天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該縣6個鎮(街道)種植朝天椒1萬多畝,帶動3235戶農戶參與產業發展,畝均產值達4000元左右,戶均增收1.2萬元,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