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 主題為“生態共建:深化金融與科創產業全球協調發展”的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企業家圓桌會議28日在北京舉行。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家、金融家、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等圍繞會議主題展開了研討和交流。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擘畫“十五五”發展藍圖時,明確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自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來,一系列政策舉措接續出臺,金融機構紛紛響應,持續推進產品與服務創新,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國家發展改革委原黨組成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郭蘭峰在致辭中表示,金融與科創深度融合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支撐,要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暢通科創企業融資渠道,推動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向關鍵技術領域和前沿產業;鼓勵金融機構加快產品與服務創新,為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構建開放、包容、穩健的全球科創金融網絡。
“科技與金融,是互促共進的‘雙螺旋’關系。”中國民生銀行行長王曉永在致辭中表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應用,推動金融服務智能化、場景化、個性化發展,而科技型企業從初創、成長到成熟,需要多種金融力量接續發力,加強協同,共建生態;金融機構要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深入洞察客戶需求,把服務重點放在滿足客戶個性化、差異化需求上,著力為客戶創造價值。
圍繞“未來科技產業發展趨勢”“科創驅動金融服務變革”“科創金融全球協同分工”三大主題,與會嘉賓進行了深入的分享交流。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宏云表示,金融是科創的活水,科創是金融的藍海,科創產業發展具有高速發展的潛力且具備多變性,科技為金融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和積極的推動力,要匯聚多方合力,共同構建“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
神州數碼信息服務集團聯席董事長王永利在主題分享時表示,近年來科技驅動金融服務發生了深刻變革,當前最需要關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兩大領域,特別是區塊鏈技術,正在推動金融發展的業態和秩序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要加以密切關注和研究,更要加強監管。
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濤表示,科技創新正在快速改變金融的生態模式和產品服務的供給方式,保險業要更好地服務百姓,就要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準確把握人們對養老資金缺口的需求,讓合適的產品、優質的服務更精準地觸達客戶,不斷提高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政企業務群總經理王立平表示,企業高質量“走出去”,必然伴隨高質量的金融協同,需要跨境融資、結算、風險管控等綜合化服務;依托金融機構高效的境內外平臺協同支持,企業能夠獲得多樣化的金融支持,有助于大大增強其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定性。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曙光,安博公司Prologis全球副董事長Shane Tedjarati,百度集團副總裁袁佛玉,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李春枝,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妍,中國歐盟商會國家代表、執行委員會委員、法國巴黎銀行集團(中國)副董事長Bruno Weill,中國美國商會會長Michael Hart,歐清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Philippe Laurensy,恒力集團副董事長、恒力石化董事長范紅衛,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總行副行長、董事會董事、董事總經理Timothy Huang,天空塔集團Skytower Group CEO Eric Hong Fang,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蔣錫培等先后進行了觀點分享。
本次企業家圓桌會議由中國民生銀行、北京金融街研究院聯合承辦。活動上,舉行了《金融與科技產業共促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聯合倡議》發布儀式,12家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代表,與天工具身機器人一起宣讀了12條措施。同時,現場還舉行了“生態伙伴計劃”啟動儀式。
據了解,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以“創新、變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發展”為主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華通訊社、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主辦。本屆論壇采取“主論壇+平行論壇+金融科技大會+配套活動”框架,設置多場議題討論與投融資對接活動,還將發布系列重要金融政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