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韓昱)據財政部12月27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經濟的決策部署,充分激發數據資產潛能,防范數據資產價值應用風險,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財政部選取部分中央部門、中央企業和地方財政部門(以下統稱試點單位),從2025年初至2026年底,組織開展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
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財資〔2023〕141號)等文件精神,財政部研究制定并印發了《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方案》,將圍繞數據資產臺賬編制、登記、授權運營、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重點環節,試點探索有效的數據資產管理模式,完善數據資產管理制度標準體系和運行機制。
《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方案》顯示,試點主要內容共五個方面,分別是編制數據資產臺賬、開展數據資產登記、完善授權運營機制、健全收益分配機制、規范推進交易流通。
其中,在“健全收益分配機制”方面,按照“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原則,積極探索以協議形式約定各方從收益分配中獲取合理比例等機制,實現在分配方式、激勵措施等方面的靈活配置,保障各權利主體依法依規享有收益權利。數據資產各權利主體依法納稅并按國家規定上繳相關收益,由本級財政部門按規定納入預算管理。試點期間,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有償使用和處置收入,按照本級國有資產和預算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在“規范推進交易流通”方面,鼓勵探索多樣化價格形成機制,構建既有利于提高供給積極性,又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數據資產價格形成機制。推動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業的公共數據資產有條件無償使用,探索用于產業發展、行業發展的公共數據資產有條件有償使用。有關主體基于運營主體提供的公共數據資產,再次開發加工形成的數據產品或服務,價格由市場決定。鼓勵充分發揮數據企業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作用,通過數據交易所等機構加強供需對接,開展場內公開交易,促進數據資產有效流通、價值實現和信息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