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月8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8日從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2024年,寧夏加快數據中心、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和在建數據中心27個,標準機架9.62萬架,比2021年末增長超過兩倍。截至2024年年底,寧夏標準機架數量達到13萬架,算力規模達3.1萬Pflops(按FP16計算),綜合算力指數首次進入全國前10,在用智算中心數量居全國第5。
2022年2月,中國啟動“東數西算”工程,作為最適宜建設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一類地區,寧夏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一體化算力網絡樞紐節點中心和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雙中心”省份。
乘“東數西算”東風,寧夏精心繪制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圖譜”,推動形成算力產業鏈、智算產業鏈、云計算產業鏈、電子制造產業鏈、數字要素價值鏈、數字建設供應鏈,努力推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寧夏全面實施數字寧夏戰略,組建并高效運營數字寧夏公司,舉辦中國算力大會和“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超前布局建設智算算力,建成全國首個萬卡級智算基地、人工智能芯片適配基地和西北首條高端智能服務器生產線適配基地,上云企業總量實現翻一番。
為延伸拓展鏈條,2024年,寧夏人工智能芯片適配基地完成多款人工智能芯片和大模型的交叉適配,騰訊公司還在寧夏建成西北首個呼叫服務中心,并計劃在中衛市建設西部最大的騰訊智算中心。同時,星漢科技服務器產線落地寧夏并投產,產能達到20萬臺;亞馬遜云等平臺為全國4000多家企業提供近千款云計算和AI產品……數據顯示,寧夏成為全國重要智算和云服務基地,形成了從數據存儲到算力服務的產業鏈條。
在加強場景深度應用方面,九天、文心等16個大模型在寧夏推理訓練,科大訊飛、百度等知名企業與寧夏本地企業組建聯合體30個,推動安全生產AI巡檢等129個應用場景落地。寧夏還建成數字信息產業研究院,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重大成果轉移轉化力量不斷增強。
2024年12月,寧夏印發《“東數西算”工程寧夏樞紐建設實施方案(2025—2027年)》,計劃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打造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以銀川、中衛“雙城”驅動為重點,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著力打造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人工智能應用基地、算力調度交易中心等,助推寧夏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預計到2027年,寧夏數據中心的標準機架將達到80萬架,算力規模達到80萬PFLOPS(按FP16計算),智算占比達到80%以上,PUE值穩定在1.2,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達到100%。同時,寧夏將爭取落地1至2個國家人工智能應用基地、5個以上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速催生新質生產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