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市說新語”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藥企業防范商業賄賂風險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市場監管總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厲打擊醫藥領域商業賄賂違法行為,有力維護醫藥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在加強監管執法的同時,市場監管總局還積極推進醫藥領域商業賄賂治理長效機制建設,根據醫藥行業經營特點研究制定《指引》,為醫藥企業建立健全合規體系提供具體、明晰、可操作的指導和參考,從源頭上鏟除商業賄賂滋生的土壤。
《指引》包含4個章節,共49條。“總則”章節對《指引》的目標意義、基本原則、適用范圍、術語定義等作出系統說明;“醫藥企業防范商業賄賂風險合規管理體系建設”章節倡導醫藥企業管理層提高合規意識,鼓勵建立合規管理組織、合規制度、合規運行機制并注重合規文化建設;“醫藥企業商業賄賂風險識別與防范”章節對醫藥購銷領域9個具象場景的行為規范和風險識別防范事項進行詳細指導;“醫藥企業商業賄賂風險處置”章節指導醫藥企業通過完善內部管控措施、配合監管執法實現風險的有效管控。
《指引》充分貼近醫藥行業實際,注重具象化描述和實操性指導。匯總梳理學術拜訪交流、業務接待、咨詢服務、外包服務、折扣折讓及傭金、捐贈贊助和資助、醫療設備無償投放、臨床研究、零售終端銷售等9個具體場景的商業賄賂風險點,覆蓋醫藥購銷領域全業務流程。對每個場景內的風險因素進行逐一評估,根據風險等級進行明確的分類提示,列出正面、負面兩張參考“清單”:對于醫藥企業經營行為的規范要求,劃分為“應當、可以、建議、倡導”四個檔次進行規范提示;對于醫藥企業應予識別、防范的風險按照違法性風險程度,劃分為“禁止、避免、關注”三個檔次進行分類規制。在指導醫藥企業準確識別、評估、分級商業賄賂風險的基礎上,提出對于商業賄賂風險的分類處置預案,引導企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切實提升合規管理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指引》的發布是推動醫藥領域商業賄賂治理關口從事后執法向事前預防轉移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提升醫藥領域商業賄賂治理效能,持續規范和凈化醫藥行業市場秩序,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行業環境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