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寇佳麗)1月14日,自然資源部舉行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要成果。
會上,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熊自力表示,自然資源部堅持立足國內,全力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基礎地質調查,堅持科技創新和裝備建設引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促進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礦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難利用資源轉化為可利用資源,大宗緊缺礦產和戰略新興礦產國內保障程度大幅提升,優勢資源掌控能力進一步增強,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基礎持續鞏固,端牢能源資源飯碗,做到“手里有礦,心中不慌”,應對能源資源領域風險和挑戰的能力顯著增強。
具體看,在加大探礦權出讓力度方面,2024年,首次向地方下達探礦權出讓計劃,設定探礦權出讓數量底線,全年提供戰略性礦產勘查區塊超過1400個,創近十年來歷史新高,重點圍繞油氣、鋰、銅、金、鐵、煤炭、鋁土礦、鉀鹽等礦種,投放在新疆、甘肅、河南、廣西、湖北、內蒙古、江西、河北、山東、四川等省(區)。
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方面,“十四五”期間累計投入找礦資金4000億元,其中社會資金超過90%,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超千億元。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方面,我國鋰、鋯鉿、氦氣、稀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均取得重大突破。例如,2024年,我國自產鋰資源增幅超30%,成為平抑國際鋰礦市場價格的“穩定器”;“十四五”期間,我國氦氣勘查開發實現從無到有的重大飛躍,大幅降低我國氦氣外采率。
在技術攻關和裝備研發方面,增強自主創新和迭代集成創新。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地殼一號”挺進地球深部;自主研制出航空重力、航磁矢量等全系列技術裝備和地球物理軟件系統,創建了第三代綜合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體系;形成了多尺度地球化學填圖技術體系。
熊自力表示,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深入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多措并舉,持續發力,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二是做好“十四五”總結評估,科學謀劃“十五五”工作部署;三是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培育礦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四是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
“通過以上工作,進一步推動礦產資源增儲上產,為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熊自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