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路透社等媒體報道,英偉達股價于10月29日創造歷史,成為首家市值達到5萬億美元的公司。
10月28日,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Blackwell和Rubin這兩款芯片可帶來的收入超過5000億美元,并表示計劃為美國政府建造7臺超級計算機。
此外,英偉達還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收購諾基亞的股份,開發下一代6G技術。
英偉達股價走勢
英偉達1993年創立,于2024年2月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市值,并在同年6月突破3萬億美元。
自2022年底ChatGPT問世以來,英偉達從激增的AI硬件與芯片需求中獲取了巨額利潤。人工智能熱潮推動標普5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英偉達股價也隨之上漲12倍,同時引發了關于“過熱的科技估值是否會引發下一次大型泡沫”的爭議。
受DeepSeek引發支出擔憂、特朗普關稅打壓風險情緒等因素影響,英偉達股價在年初一度陷入低迷,4月時跌至86.61美元,但在之后出現了驚人的反彈——已較年內低位累計回升了近90%。
此次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里程碑,距離英偉達跨越4萬億美元關口僅過去三個月。
英偉達定于11月19日發布季度財報。
除了英偉達外,深度參與人工智能領域的蘋果、微軟等科技巨頭的市值近幾個月也紛紛突破4萬億美元。
分析師表示,英偉達股價上漲反映出投資者對人工智能領域持續投入的信心,但也有部分人士警告,其估值可能已處于過高水平。
塔特爾資本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馬修?塔特爾指出:“當前人工智能的擴張依賴于少數主導企業相互為對方的產能提供資金支持。一旦投資者開始要求現金流回報,而非滿足于產能擴張,這些良性循環中的部分環節可能會陷入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