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0月31日電 (張旭)10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副行長侯崴在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5年以來,重慶緊緊圍繞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務高地,從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侯崴說,在科技金融領域,重慶深入實施“長江領航計劃”,整合股權投資、債券、信貸、保險、租賃等各類金融資源,提升金融服務的便捷性與可得性。截至9月末,該市“雙倍增”行動計劃(到2027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在2022年的基礎上實現“雙倍增”)下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8641億元。
侯崴表示,打造科技金融服務高地,重慶主要從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第一方面是強化“四鏈融合”,下好科技金融“一盤棋”。部門層面,通過建立統籌推進工作機制,聯合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等13個部門協調政策、共享信息、聯動服務,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有效貫通。金融機構層面,按季對32家金融機構開展科技金融服務質效評估,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高層次人才創新等領域精準配置。
第二方面是突出“數智賦能”,打造信貸服務“新范式”。持續完善“長江渝融通”大數據系統,打通政、銀、企之間的數據壁壘。一方面,實現系統精準識別產業鏈企業、智能匹配融資項目、科學評估企業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實現銀企對接的全鏈條跟蹤,成功推動從“企業找錢”到“錢找企業”的智慧躍升。
第三方面是依托“創新聯盟”,構建多元接力“生態圈”。指導成立重慶市科技金融創新聯盟,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目前,該聯盟已舉辦8場“組團進園區”政銀企對接活動,將金融服務延伸至實驗室、孵化器、科技研發的第一線;發布了首批12個產品創新“揭榜掛帥”項目,其中“技改項目保險聯動貸”等組合式產品已經落地。
侯崴表示,下一步,將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科技創新債券等金融政策工具,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助力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