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饒11月4日電 (熊錦陽)“家人們看過來,這顆巴洛克異形珠,天然的形態配上金絲鑲嵌,就像把藝術品戴在手上。”近日,走進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在“珍珠姐姐”的抖音直播間里,夏清華熱情洋溢地展示著一款珍珠首飾。鏡頭前,她不再是“珍珠女”,而是粉絲眼中的“珍珠知己”。
萬年縣珍珠養殖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蚌,家家戶戶都有珍珠。20世紀90年代,萬年縣珍珠產業蓬勃發展,由于珍珠養殖過程中取片、切片、貼片等接種工作更適合女性操作,因此從事這些工作的女性被稱為“珍珠女”。
正在直播的“珍珠女”。 萬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近年來,在萬年縣婦聯的幫助下,“珍珠女”化身“村播達人”,她們架起手機、點亮鏡頭,“小”珍珠有了“大”出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當時珍珠的線下銷售渠道幾乎停擺,在當地婦聯的建議下,我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轉向線上,沒想到珍珠產品一上鏈接就被搶購一空。”夏清華感慨地說。
“我自己有珍珠養殖場和加工廠,所以當地婦聯建議我開展更加多樣化的直播場景,一下就打開了我的直播思路。”夏清華表示,她的直播間有時搭建在珍珠養殖基地,帶粉絲“云開蚌”體驗驚喜;有時深入加工車間,展示一顆珍珠從清洗、打孔到設計的全過程。
正是這種“透明工廠”的直播模式,不僅賣出了珍珠,更收獲了顧客的信任。“現在我單場2小時的直播銷售額能輕松突破2萬元。我正在帶領團隊構建集研發、設計、檢測、文旅研學于一體的珍珠產業生態鏈,讓‘指尖技藝’真正轉化為‘指尖經濟’。”
據介紹,萬年縣婦聯還積極對接企業,通過“云上小賣部”平臺推薦珍珠產品。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當地珍珠產品銷售額較2024年同期同比增長20%。
目前,萬年縣婦聯聯合萬年縣珍珠技術培訓學校,累計開展了珍珠電商專題培訓12場,并牽頭成立了村播(聯盟)婦女聯合會,吸納近80名珍珠電商女性從業者,通過“以老帶新”模式,成功帶動50余名傳統珍珠女轉向線上村播。
“我們將定期開設培訓,內容涵蓋珍珠飾品拍攝、話術技巧,以及特色農產品等直播方法,孵化更多本土‘鄉村網紅’,讓萬年的好物通過小屏幕,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萬年縣婦聯主席曹方君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