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11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第138屆廣交會4日在廣州落幕,其間人工智能產品迭出,引發全球采購商熱捧。相關專家當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該現象折射出中國外貿發展新動向、新亮點。
本屆廣交會擁有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等稱號的優質企業首次突破1萬家,并繼續在第一期設置服務機器人專區,首次在第三期設置智慧醫療專區。
從商用清潔機器人、機器狗、智能仿生手,到手術機器人、中醫AI智能輔助診療設備、高清數字人虛擬解剖臺等等,各類“科技感滿滿”的智能產品展現了“中國智造”的硬核實力。
巴勒斯坦采購商穆罕默德·巴拉卡特對中國機器人產品印象深刻。“我們參加過多屆廣交會,也去過很多展會,發現廣交會正變得越來越智能。”他發現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中國制造的產品中。
10月15日,第138屆廣交會在廣州開幕。圖為境外采購商正在觀看中國企業展出的機器狗。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 攝中國機器人產品海外訂單量持續走高。據廣州市商務局介紹,本屆廣交會第一期,廣州的6家機器人企業累計達成意向成交額超千萬美元。其中,廣州高擎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迷你型機器人開發,該公司運營工程師康玉麒說:“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很‘火’,我們海外的銷量也提升了一倍,主要是賣給美國、韓國等。”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認為,本屆廣交會上,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在內的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滿足了各方對于技術發展的期待。而且,中國這些新技術、新產品價格非常有競爭力,“它不僅僅是一個想法,更是一個商業化的解決方案,獲得境外采購商的青睞也不足為奇”。
周密表示,很多國家希望采購中國的新技術產品,為其未來發展提供動力支撐,這為中國深化與相關國家的經貿合作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認為,人工智能是世界級潮流,機器人可能是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服務業和家庭生活結合最緊密的產品。而中國的制造業水平,讓中國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具象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同時,機器人馬拉松、機器人格斗等活動的舉行,也讓世界看到中國在這方面的產業成熟度較高、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基礎堅實的中國制造業,在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方面具有優勢。針對海外市場的多元化需求,江蘇省徐州市三禾自動控制設備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濕度控制器,不僅能適配不同國家的電網標準,更搭載了AI故障預判算法,可提前識別潛在故障風險。該公司在本屆廣交會上收獲了一批意向訂單。
廣交會為中國人工智能產品走向世界搭建了橋梁。周密指出,機器人等高質量產品和新技術,是中國外貿向新向好的重要動力,如果能夠與世界建立更加廣泛的聯系,會進一步促使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他建議要關注各個目標市場的差異化需求,提高市場穩定性,推動中國外貿持續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