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崇左11月5日電 題:廣西寧明荒山爬滿“黃金藤” 撬動大健康產業新藍海
中新網記者 楊陳
5日,位于中越邊境的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天西華僑農場苗圃分場,600多畝茂密的星油藤植株錯落有致。這種被譽為“植物腦黃金”的藤本植物,正讓當地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圖為廣西寧明縣天西華僑農場苗圃分場種植的星油藤。歐麗萍 攝星油藤是大戟科、星油藤屬植物,其五瓣果莢形似星辰,最初是作為油料植物引種至國內。該植物對桂西南石漠化山區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喜溫喜光,在平洼地和石窩地等地段均能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
苗圃分場負責人黎彪介紹,星油藤全身都是寶,其葉、莖、果可生產加工成系列健康產品,包括休閑食品、茶飲系列產品、特種食用油、精油、保健品、化妝品、生物醫藥等。“我們以星油藤為核心產業,構建了集種植、加工、銷售與代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目前,已在寧明縣建成3處標準化種植基地,總面積約1200畝,為原料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
寧明縣納利村星油藤基地鄰近公路和村莊,利于星油藤管護和產品運輸;基地土質肥沃、土層深厚,適合星油藤的生長。該基地負責人介紹,當地通過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流轉農戶荒山荒地建立星油藤基地。目前,星油藤每畝年產鮮莖葉可達6000斤,年產值高達2萬余元。
對于當地村民而言,星油藤的產業紅利也十分可觀。一方面,星油藤基地雇用了50名當地的村民進行采摘,每人每天工資約150元;另一方面,基地教授村民星油藤的種植技術,讓大家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產業帶來的效益。
圖為產業園內展示的星油藤原料。俞靖 攝納利村還積極推進星油藤大健康產業與鄉村休閑旅游、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打造觀光示范片、體驗中心、文化長廊等新業態,促進休閑觀光與鄉村旅游多樣化發展,增加村集體收益。
天西村和納利村是寧明縣讓荒山變身“黃金藤”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寧明縣依托地理氣候條件和粵桂協作平臺優勢,力推星油藤產業發展。目前,全縣已完成星油藤種植超7萬畝,規模排廣西首位,預計每家星油藤種植戶每年可借此增加收入1.2萬元。
專家預測,通過種植結構調整,寧明縣星油藤種植規模可達到30萬畝以上,農業產值可達35億元—50億元,為優勢資源產地加工打下堅實基礎。
圖為產業園內星油藤相關產品展示。俞靖 攝為拉長星油藤產業鏈,提高其附加值,崇左市、寧明縣兩級還積極落實粵桂協作重點產業項目,引進仁和集團建設打造星油時代大健康產業園,集種植、加工、研發、銷售于一體。
目前,星油時代大健康產業園已建成9條生產線,其中有6條為星油藤茶生產線,3條為星油藤菊苣茶生產線。寧明縣與廣東江門一家企業合作的“星油藤+陳皮”系列產品也在加速推進。此外,產業園區還計劃投資建設星油藤健康食品、星油藤健康茶飲料、星油藤保健品等三個現代化工廠,持續創新推出星油藤精品產品。
如今,星油藤已成為寧明縣的“明星”產業,預計相關項目建成后,當地星油藤茶飲食品、星油藤油、護膚品等總產值有望超100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