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曲、賦、聯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幾大文體,千百年來誕生了數不清的名篇佳作。新詩誕生之后,這些傳統文體依然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然而我們也要看到,當前的詩詞、辭賦、散曲等創作也存在著格局不夠大、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夠緊密、藝術技巧創新度不夠高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中華美學精神。因此,我們要積極運用這些傳統的藝術形式來生動呈現我們當下豐富多彩的社會現實和人民昂揚的精神風貌,以推動傳統文藝更好地服務時代、服務人民、服務社會。
2015年1月17日,由《中華辭賦》雜志社、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協辦的“《中華辭賦》高端論壇”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中華辭賦》雜志社社長何建明出席研討會。李東東、閔凡路、周篤文、蔡世平、黃彥、袁志敏、褚水敖、彭崇谷、張福有等詩人、作家、評論家參加此次研討。會議由《中華辭賦》雜志總編輯顧建平主持。大家圍繞辭賦等傳統文體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傳承、創新,更好地表達人民心聲,更緊密地聯系時代與社會等問題進行討論。
- 相關閱讀
-
國家大劇院的2014年:為觀眾備下不散的藝術盛宴
國家大劇院日前公布的年度經營數據,再次刷新了中國劇院的成長紀錄。 2014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運營7周年。秉承“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三大宗旨,國家大劇院已躋身世界表演藝術領域的重要一...
-
歷史名街 “活著”保護
修繕后的海口騎樓老街。 吳 樂攝 1月初,海口有點陰天。 70多歲的裕大公司管理人顏振武老伯站在自家...
-
讀書管見 擇善而讀
古今中外,人們的思想、文化、歷史通過書籍代代傳承,形成的書籍浩如煙海,這其中有很多是開卷有益的,但也有一些書不僅沒有多少營養,甚至還有副作用。像《厚黑學》《潛規則》《機關攻略》等,讀得越多受害越深...
-
文藝創作要解決好“本、源、質、效”
創作是作家、藝術家的中心任務,作品是作家、藝術家的立身之本。如何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能夠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優秀文藝作品,是當前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和回答的重要問題。...
-
《老舍青島文集》出版 舒乙繪制五卷本封面
中新社青島1月19日電 (趙玥博)19日,中國首部現代著名作家地域全集——《老舍青島文集》在青島老舍故居首發。老舍之子、文化學者舒乙表示:“《老舍青島文集》打破了名人故居靜態化、單一化的保護...
-
詩人余秀華的痛與愛
余秀華近照 資料照片 余秀華火了。在網絡上,她的名字成為一個熱門詞,她的各種版本的“詩歌選”在微信朋友圈持續“刷屏&rdquo...
-
言以興邦——讀《語言與國家》有感
《語言與國家》 趙世舉 主編 商務印書館 黨建讀物出版社 語言在文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語言的重要性早已為中外圣人先哲所認識。《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