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海報讓大家認識到:原來地產中介人員跟我們一樣,也要買房,也承受著生活壓力。”中聯地產集團常務副總裁楊告訴記者,這組海報是希望與消費者進行良好、有效的情感溝通,“這其實不僅僅是中聯的形象廣告,更多是整個行業的形象廣告。”
眼下,陳偉民希望能帶著15個同事一起度過這個地產行業的“寒冬”,讓大家都能賺到錢,過上有房的生活,也希望等房價降一些后,把自己的兩房換成三房,讓一家人住得舒適一些。
職業轉型陣痛碰上樓市陣痛
房企媒介經理:
當夜深人靜在加班或周末休閑要出差的時候,就會想起朋友的調侃并以此來自我解壓,“地產行業未來前景是美好的,我是來救市的。”
曾經資深的房產記者余天(化名)則在2011年年初從一個房地產行業記者轉變成為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媒介經理,而直到今日他依然感覺自己處于轉型的陣痛期。
余天的職業轉型陣痛期正趕上了中國樓市的陣痛期,中國樓市猶如長期高燒中的患者,此前為御寒又吃了興奮劑,此刻不得不冰鎮降溫。從2010年4月起,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逐步趨緊,限貸、限購、限價紛紛出牌,信貸收縮,房地產稅懸于頭上,樓市這匹向前狂奔的野馬才被韁繩縛住,慢慢減速。
對這些政府政策和公司走向的緊密觀察,曾經是記者余天每天的工作,“猛料但求越猛越好”,但現在,經理余天卻要轉攻為守,“公司的猛料越少越好”。像大多數從媒體轉入企業的朋友一樣,他主要負責公司的危機公關事務,主要跟以前的媒體朋友打交道,處處像一個救火隊員。
因為目前是特殊時期,房地產公司領導對負面影響的報道較為敏感,余天要嘗試將自己以前的媒體經驗和人脈引用到公司的宣傳機制,為這家公司在地產行業冬天遮風擋雨。“以前做記者寫完稿就可以休息,但沒有公司收入好。不過公司事情永遠做不完,每天工作不停地來、不停地來,得自己找時間休息。”余天說,現在即使每天的上下班打卡也令其頭痛不已。
房地產暴利、開發商無良這些冠諸于這個行業的刻板成見也在樓市這個寒冬顯得格外刺眼。這還不算,由于市場走低,開發商紛紛降價求生存,對上算得上是迎合政府調控,可是對下卻讓前期那些高價買了房的業主們紛紛上門來追討開發商。深圳樓市從今年10月起,隨著開發商的降價,不斷出現業主維權要求開發商退還差價,質疑開發商價格欺詐,虛假宣傳,誘導營銷的事例,而這些也會成為媒體關注的對象。
“地產公司難免會碰上一些棘手的報道”,余天面帶苦惱的表示,這時候,他的領導會要求從網上刪掉這些負面稿件,刪稿子也成為他最為頭痛的事情之一。在余天看來,要刪除負面新聞,像恒大、萬科那樣財大氣粗的“大牛”也頗為費勁,對于普通公司來說由于投入量大面廣,費力不討好。因此碰上負面報道,這位前媒體記者覺得,危機公關首先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回應;有錯的話,要誠懇道歉認錯。此外,他還要不斷地寫很多宣傳公司的軟文,安排接待媒體采訪,去外地考察等工作事宜。
只有當夜深人靜在加班或周末休閑要出差的時候,這個有著多年記者生涯、自由慣了的人,就會想起朋友的調侃并以此來自我解壓。“地產行業未來前景是美好的,我是來救市的。”
“親自賣樓”的副總裁:承諾“三年保值回購”
“副總參與具體項目的營銷是非常之舉,綠景香頌的營銷要面臨以前所有傳統營銷方法所解決不了的問題”
焦慮的不光是余天這樣的房地產行業從業人員,連深圳市綠景集團副總裁張梧峰這樣的房企高管也感覺到了驟然而降的壓力。2011年7月起,分管綠景集團品牌營銷、行政人事、董事長辦公室的集團高管張梧峰也要參與到綠景香頌項目的營銷中來,“副總參與具體項目的營銷是非常之舉”,張梧峰坦言,市場環境比較嚴峻,而綠景香頌又是綠景集團今年重點推向市場的項目,“要參與的多一點”,此后這一項目整個的營銷思路,策略定位,包括參展秋交會都伴隨著這位集團副總的“深深介入”。(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