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4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赴尼泊爾地震災害調查評估工作組發現尼泊爾Rasuwa地區沿中尼公路向中國吉隆口岸方向山谷兩側發生多處山體滑坡,其中最大一處堰塞湖直接威脅下游村莊和道路安全。
尼泊爾8.1級地震發生后,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作出部署,組織地震、地質、遙感、冰雪災害等方面專家11人團隊赴尼泊爾。專家組抵達災區后,通過特里布文大學了解了震中往東的三塊地震次生山地災害高發區域,與國際山地中心交換了災區遙感數據獲取、災害現狀等方面的信息,初步確定了多處山體滑坡、雪崩與堰塞湖的位置,并對其危險性進行分析。
專家組組長、中科院院士崔鵬介紹,最新對中國高分一號遙感衛星影像解譯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發現若干新的泥石流、滑坡和堰塞湖地點,比如Rasuwa地區最大一處堰塞湖的面積約有0.3平方千米,直接威脅下游安全。
崔鵬表示,中科院專家將發揮在山地災害評估方面的優勢,繼續開展山體滑坡、堰塞湖、冰湖風險、道路損毀與電站等基礎設施的損毀調查評估工作,確定災民應急安置點,并提出次生災害應急減災對策。
此外,尼泊爾副總理兼內政部長Bamdev Gautam于3日視察國際山地中心,專家組向他匯報了最新工作進展和以往處置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次生災害方面的經驗。Gautam對中方科學家親臨地震災區開展技術援助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