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6日電 15日,以“東北振興,沿海先行,家在沿海,樂享未來”為主題的中國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健康發展高峰論壇在遼寧省營口市召開。營口作為一個準三線城市、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以及東三省老工業基地的一部分,營口房地產業發展現狀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發展現狀。論壇上,相關政府官員、行業專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營口房地產開發企業,就三四線城市房產如何去庫存、產城融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論壇上,營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志波發表致辭,營口是一座百年的港城,營口港是全國沿海第八大港口,也是東北地區最近的出海口和全國沿海重點開放城市,營口區位優勢明顯,連接沈陽和大連,是沈陽經濟區的唯一出海通道,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營口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努力把營口建設成為對遼寧發展起到支撐作用的現代化港口特大型城市,當好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排頭兵。
三四線城市供需雙向發力,房產去庫存可期
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專家委員會成員張泓銘在會上發表演講。據張泓銘計算,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現房+期房約有54.55億平米。2015年和2016年國家出臺了多項調控政策,彰顯了中央發出去庫存號令,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決心。政府發力在先,市場調整比較遲緩,張泓銘建議房產企業要主動調整,不等待、不依賴,防止資金鏈斷裂。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任務雖然艱巨,但在供給、需求雙向全面發力,市場、政府雙軌同時著力的條件下,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在兩三年時間基本上可以解決,有些城市還可能快一點。

會上,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中心總經理崔霽發布《中國房地產庫存報告(2010—2016年)》。該報告顯示,2010-2014年三四線城市總體上呈現出庫存規模持續上升的態勢,這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待售面積數據總體攀升的態勢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到了2015年,受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活躍的影響,三四線城市的庫存持續攀升態勢有所改變,這和農民工購房、三大城市群周邊的四線城市交易趨向活躍等有密切的關聯度。截止到2016年4月的統計,三四線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已收窄至15個月左右的水平,無錫、昆山等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效果更為明顯。
針對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的去庫存問題,崔霽建議可以成立去庫存工作小組,組織精干力量推動沿海產業基地的去庫存工作。此外,要嚴格控制或暫停新的增土地供應,重視招商引資,吸引更多人到產業沿海產業基地工作、置業。
構建產城融合新藍圖,率先發力去庫存
論壇上,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渤在主旨演講中回顧了沿海產業基地十年間的發展,如今產業基地已逐漸成為新一輪轉型升級的先導區、體制機制的創新區、產城融合的示范區、裝備制造的集聚區、新型材料的加工區、電子信息的試驗區和濱海旅游的生態區。

張渤指出,產業和人口的引入對釋放房地產市場需求至關重要,沿海產業基地在產業引入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土地成本相對較低。沿海產業基地總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擁有連片平坦的工業用地,具備了承接大項目布局的先決條件,目前已經開發80多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沿海產業基地共落實總投資千萬元以上計劃開(復)工項目74個。而近期,產業基地又剛剛與海潤光伏簽訂了投資額為50億“沿海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產業園”項目。可以預見,隨著這些產業項目的不斷引入,人口將逐漸聚集,必將有效地釋放房地產市場需求。例如,以高精鋁及加工材項目為依托的營口忠旺鋁業現有產業工人5000余人,全部投產后將達到2萬余人。
據悉,為響應國務院關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號召,2007年3月,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與遼寧省、營口市進行戰略合作,投身開發位于沿海產業基地的五礦(營口)產業園。五礦(營口)產業園總占地30.4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及光電、新能源、新材料應用等四大主導產業,以及現代物流和現代商貿服務兩個支撐產業。此外,為了提升和完善園區的居住和商務配套,五礦集團先行先試,還在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建設了五星級酒店五礦豪生大酒店,產業居住配套五礦.鉑海岸,以及中高端商品住宅五礦.鉑海灣。
目前,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目前已開發24個商品住宅項目,達到出售條件的商品住宅總建筑面積約206.4萬平方米,累計銷售98萬平方米,近三年年均去化約20萬平方米,有效庫存約90萬平方米。
張渤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營口行政中心的南移,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的房地產業的發展已經呈現了健康的發展勢頭。沿海產業基地作為振興東北經濟的重要抓手,同時作為營口未來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商貿休閑中心,完全可以率先發力,成為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