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海市一中殘疾人考生劉婉玲這幾天可謂“悲喜交加”。患“重癥肌無力”的她先是因“體檢不合格”被福建江夏學院退檔,后求助網絡引發輿論關注,在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的協調下,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擬錄取劉婉玲。
劉婉玲是文科考生,高考成績是549分,接近福建省本科一批的最低控制分數線。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7月30日晚,江夏學院招生辦的工作人員曾打電話問她是否愿意服從調劑,她表示愿意,并說明了自己屬于二級殘疾,行走不方便。她還按要求給該校發了“自愿服從專業調劑”的電子郵件。可當她詢問錄取結果時,卻被告知“已提交退檔了”。
8月2日,劉婉玲的高中同班女同學在微博上呼吁:“今天是本二錄取的最后一天,希望大家幫幫她!讓折翼的天使可以完成大學夢!” 這位同學懷疑劉婉玲是因為身有殘疾才被江夏學院退檔的。
這條微博很快被廣泛轉發,指責江夏學院“歧視殘疾人”的評論占了上風,該校招生辦工作人員甚至還遭到了電話辱罵。8月4日,江夏學院在其官方網站作出回應,稱劉婉玲的“體檢結論為不合格”,“根據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第一條第四款:患有重癥或難治性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學校可以不予錄取。我校經認真研究,決定對其進行退檔處理,并經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審核同意”。
福建教育考試院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體檢不合格的考生,學校“可以不予錄取”。也就是說,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錄取。“江夏學院作出的退檔決定是符合規定、符合程序的,否則我們也不會同意其退檔”。
既然劉婉玲屬于可不錄取也可錄取的“兩可”狀況,那么江夏學院為何選擇了不錄取她呢?該校招生辦負責人今天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解釋說,當時主要考慮到劉婉玲“沒法獨立生活學習”,而江夏學院的生活區和教學區相距甚遠,中間還隔了條馬路,加上普通教學樓均沒有電梯,對于重癥病人來說很不方便。
這位負責人反思說,之所以在網上備受詬病,是因為“工作不夠細致”,當初沒有和劉婉玲及其家人充分溝通,取得對方的理解。而有的媒體以“殘疾人遭拒錄”為題進行報道,刺激了網友的同情心。“事實上,我們學校并不拒絕殘疾人,目前就有11名殘疾學生在校學習”。
一直在幫助劉婉玲呼吁的網友“南外脊梁”事后在微博上這樣評論:“江夏學院其實沒錯,但是個別招生的老師肯定存在問題。缺乏有效的溝通,缺乏該有的耐心,是造成這件事的最初原因。也正是基于此,婉玲才會選擇將此事公之于世。”
擬錄取劉婉玲的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是距離劉家最近的高校,方便其學習生活以及家人的照顧。劉婉玲在本二批常規志愿中也填報了嘉庚學院的財務管理專業,其高考成績達到了該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符合學校錄取要求。
嘉庚學院招生辦負責人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希望大家以平常心看待這件事。高校有招生的自主權,每個學校有自己的標準、想法,只要合法合規合程序就行。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嘉庚學院在學習生活方面可以為劉婉玲提供便利。校方準備在宿舍樓一層安排雙人間讓其家人陪住,教學上擬安排在有電梯的教室上課,而食堂具備無障礙設施,校方也會發動志愿者幫助劉婉玲。另外,該校還考慮適當減免劉婉玲的學費。(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