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單位喬遷新居。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科研樓,配有大量先進高精度儀器設備,具備了導航系統信號收發與驗證等多項功能,科研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二喜團隊人才輩出。70后唱主角,80后挑大梁,90后露頭角……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科研團隊,已成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的一支“國家隊”。
三喜工作再啟新篇。2015年開始,北斗全球系統試驗星將緊鑼密鼓陸續發射,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承擔了芯片研制等一系列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目前,我國成功發射了4顆北斗試驗衛星和16顆北斗衛星,北斗衛星導航區域組網已順利實現。”王飛雪介紹,“按照計劃,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提供覆蓋全球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今年1月中旬,王飛雪在北京參加了一次北斗系統建設的重要會議。會上,即將卸任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對王飛雪說:“歷史的接力棒,正式交到你們這一代年輕人手中啦!”
“胸懷乾坤執北斗,拼將睿智鑄國器。”展望未來,王飛雪言辭之中滿是興奮,“牢記習主席囑托,讓一項又一項‘世界首創’印上‘中國制造’的標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榮光……”(本報長沙2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