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之角在線》網站配圖,裝備“獵影”系統的南蘇丹士兵

新型“獵影”系統單兵終端,該系統采用了FN-6導彈,在導彈上方加裝了一部紅外熱成像儀
3月14日,非政府新聞網站《非洲之角在線》(Geeska Afrika online)報道,照片顯示,南蘇丹軍方獲得了中國制造的QW-2肩射防空導彈。從圖片上可以發現,南蘇丹士兵還裝備了一套中國企業的“傻瓜化”防空信息系統,也就是曾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獵影”系統的單兵終端機。這是這一防空系統首次成功出口。報道稱,這套系統可能被用來防衛南蘇丹的中資油田。
以下為觀察者網節譯上述報道(編譯 席亞洲):
南蘇丹內戰已經持續了一年多,而且在戰場上出現的新式武器還在涌現。最近,南蘇丹士兵驕傲地展示了他們的新型地空導彈發射器。
這是一套中國的系統,具體而言,中國前衛-2導彈。據資料,前衛2導彈是一種相當先進的現代武器。它可以發射紅外尋的導彈,可以擊落飛行高度低于13000英尺以下的各種目標,從運輸直升機到噴氣式戰斗機。
中國向南蘇丹提供這種導彈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防范蘇丹的空襲。
中國的武器彈藥從2014年開始大量出現在南蘇丹總統薩爾瓦·基爾的部隊手中。有非政府武器觀察組織人士稱:“最近幾個月來,我們發現了中國運抵的大量武器。”
南蘇丹高度依賴于石油——其大多數油田位于戰火橫飛的南蘇丹北部地區。中國對這些油田做了大量的投資,因此希望保護它們。
然而這些油田在蘇丹的空襲面前將非常脆弱。2012年蘇丹曾對石油設施展開過大規模空襲。盡管現在這些空襲已不常見,但仍偶有發生。
(除了中國的防空導彈,)基爾的王牌還有它的盟友——烏干達,該國擁有現代化的蘇-30戰斗機。這使南蘇丹和烏干達聯軍得以轟炸該國裝備落后的叛軍。
這些部隊裝備落后,但最近也被發現獲得了外國軍事援助,2014年5月,在叛軍一次屠殺的現場,國際監督組織發現了可以來源追蹤到蘇丹的彈殼。
去年,烏干達軍隊從叛軍民兵手中繳獲了一枚俄制“針-1”防空導彈。這種導彈可能對在南蘇丹 上空執行任務的聯合國和PMC(私營軍事公司——即雇傭兵)組織直升機產生威脅。
軍事評論員席亞洲告訴觀察者網,這次出現的照片中的QW-2防空導彈是一種已經在國際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武器,然而南蘇丹士兵身上所攜帶的裝備卻與往常有很大不同。
席亞洲支出,圖中的士兵頭盔上固定有一個單目式顯示裝置,這個顯示裝置的一根接線連接到士兵右前臂上的一個控制器,而控制器的接線則連接到士兵背后所攜帶的一個裝置。可以看見一根簡單的天線在士兵身后。這個外形特征與曾在前幾屆珠海航展上出現的西安天和防務公司設計的“獵影”防空信息化系統的單兵終端完全一致。唯一的區別在于按照原設計,控制器不是安裝在手臂上,而是掛在士兵身上的,這可能是南蘇丹士兵在作戰中發現還是將這個裝置固定在手臂上更方便使用而自行改動。與之相比,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的類似系統后來也將控制器改在手臂部位,不過解放軍自用型的系統已將這個簡單的控制器替換為具有顯示功能的微型單兵電腦。
南蘇丹士兵使用的“獵影”系統是天和防務公司較早期的“獵影”系列產品,它由“獵手”輕型低空搜索雷達,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和通訊系統和單兵終端三部分組成。這一系統并不限制使用何種火力抗擊手段,可以根據需要指揮高炮和單兵防空導彈實施作戰。它很好地解決了單兵防空導彈作戰中難以提前發現遠距離敵機的問題,也可以用來大幅度提高老式高炮的作戰效能(系統具備為老式高炮提供火控管制的能力),席亞洲認為,這可以說也是當前各國低空防空信息化系統的發展方向。
中國去年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獵影”防空信息化系統的最新進展,它的探測手段更加豐富,雷達系統性能更加優秀,指揮控制范圍更大,可配用的防空攔截手段更多。同時,2014年解放軍的軍事演習中,北京軍區某“藍軍旅”的單兵防空導彈射手也顯然裝備了一套功能與之類似的系統,不過從軍演中士兵所佩戴的單兵終端來看,其復雜和先進程度比2014年最新型“獵影”系統有過之而無不及。
席亞洲稱,“獵影”系統實際上就是一套讓防空作戰“傻瓜化”的裝置,它的小型搜索雷達獲得的信息可以直接顯示在導彈射手的顯示器上。天和防務的工作人員曾表示,這一系統可以將目標來襲軌跡直接顯示在射手眼前,與目視影像疊加。也就是說,讓射手具備了“看穿地平線”的能力,可以預知敵方低空目標何時躍出地平線。此外它也可以給射手實時提供目標距離信息,這對于單兵導彈射手也很重要,因為過去只有經驗非常豐富的射手才能準確判斷空中目標的大概距離,以在最合適的距離上發射導彈。可以說,有了這套裝備,即使是經驗不足的導彈射手也能在自動化指揮系統輔助下達到非常高的命中率。可以說是一套革命性的裝備。
觀察者網查詢此前媒體關于這一系統的報道發現,馬來西亞等國曾在防務展上詢問天和防務公司人員系統中使用的前衛-2導彈的信息,卻似乎并不關心“獵影”系統本身,這多少讓天和公司感到遇到“買櫝還珠”的尷尬。也正是因為此前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對于防空作戰的關鍵問題并沒有中國這樣的認識,因此迄今為止“獵影”系統還是首次被國際用戶所選用。包括此次《非洲之角》網站的報道也僅僅注意到了前衛-2導彈,而忽視了更加重要的“獵影”系統。或許這種專為第三世界用戶設計的“傻瓜式”防空系統還需要一些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