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吳惠秋說:“中國不僅在抗戰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也與美英蘇等國一起參加了戰后國際秩序的重建,包括《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文件的制定,中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聯合國是維護戰后國際秩序最重要的國際組織,其籌劃和成立都離不開中國。
1945年4月25日,由中、美、蘇、英四國發起、50個國家代表參加的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召開。
同年6月26日,中國代表團在一份具有重大意義的文件上率先簽字。為體現簽字的中國特色,代表團專門從唐人街訂購了筆、墨、硯等中國文具。
這份文件便是《聯合國憲章》。
《聯合國憲章》的制定標志著戰后國際秩序的最終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集中體現,其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中國、法國、蘇聯、美國、英國。
新加坡二戰歷史研究會顧問、新馬歷史研究者陳劍說,中國在戰時發揮的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國在戰后國際秩序構建中的地位。
俄羅斯獨聯體國家研究所副所長扎里欣指出,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是偶然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為維護世界長久和平穩定、避免世界再度發生戰亂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為中國贏得了應有的國家尊嚴,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崇高民族聲譽。回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壯闊進程,將使人們不忘歷史教訓,捍衛世界和平。(采訪記者:張繼業、夏曉、董翔、包雪琳、周而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