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其文代表——
建立從士官到村官的政策通道
“如果能讓更多農村籍退役士官回歸農村、建設農村,將對當地新農村建設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南昌陸軍學院教授宋其文代表在發言中說,退役士官經過部隊培養和鍛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政治堅定、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
宋其文代表認為,把軍隊優秀退役士官吸收到農村“兩委”班子,一方面能夠解決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干部隊伍年齡老化、能力素質弱化等問題;另一方面能夠拓寬退役士官的安置渠道,能激發青年參軍入伍和義務兵選改士官的熱情。
如何建立好從士官到村官的政策通道?宋其文代表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參照“大學生村官”政策,由國家層面下發原則性、指導性意見,使士官進入村官隊伍政策化、常態化;二是建立培養體系,預選對象需進行實踐教學與專業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后開始擔任村書記助理或主任助理,并由專人結對幫帶;三是加大激勵保障,選聘期滿后,特別成熟的可直接選拔并明確為村黨支部書記,或通過公開考核選拔擔任鄉鎮干部。
白文奇代表——
大力推動軍民合用機場建設
北部戰區副政委兼北部戰區空軍政委白文奇代表,在對軍民合用機場現狀進行深入調研中了解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機場軍民合用工作不斷推進,但也出現了合用積極性不高、規劃布局不協調、技術標準不統一、平戰結合難落實等新問題,與“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平衡發展、兼容發展”要求相比還有差距。
為此,白文奇代表對加強頂層統籌協調、配套完善法規和統一標準、規范項目補償、強化軍民融合意識等提出建議。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部分地區現有空閑軍用機場,實行軍民合用,既能有效利用土地、空域和節省開支,又可盤活現有戰場資源。另一方面,針對現有民航機場建設時未預置軍事功能,保障設施不配套、裝備標準不統一、軍航難以直接使用等問題,建議新建民用機場預置軍事功能,由專門機構協調管理,制定相關規定和規劃,并督導各地落實。同時,要建立平戰轉換機制,通過立法明確軍地有關部門職責分工,確立組織指揮模式、保障組織流程和預案,為戰時和緊急情況下迅速完成轉換奠定可靠基礎。
孟莉代表——
將“國防云”建設納入國家云計算戰略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陜西省軍區指揮自動化工作站站長孟莉代表說:“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把信息化建設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必將推動我軍加速向信息化轉型。”
孟莉代表認為,推動信息化建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需要完善軍地協調、需求對接、項目聯審等機制,重點關注新興領域的深度融合。在網絡安全領域,組建軍民一體的國家網絡安全專業力量,強化網絡輿情引導和聯合管控。在信息資源領域,鼓勵軍地探索線上線下多渠道的信息對接方式,從國家層面規范網絡服務平臺信息交互標準和共享接口,依托北斗導航系統等既有系統,推動人口、地理空間等公用信息的共享共用。在信息基礎設施領域,同步推進國家和軍隊信息柵格建設;將“國防云”建設需求納入國家云計算戰略和建設總體規劃。在關鍵信息技術領域,鼓勵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承擔國防專項任務,引導社會科技資源、民間資本參與軍民技術轉化。
羅長坤代表——
加強作戰衛勤力量建設 培養新型衛勤人才
“衛勤力量既是保障力更是戰斗力,對‘平時保健康、戰時打勝仗’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三軍醫大學校長羅長坤代表在發言時說,當前我軍作戰衛勤力量薄弱、編成不合理等問題比較突出,與“能打仗、打勝仗”要求還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