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8月6日電(記者蔣芳、蔡玉高)自7月6日開通至8月6日,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新華網共同籌建的國家公祭網,在線公祭與留言人數已超過165萬人次。
記者采訪了解到,公祭網開通以來,海內外網友紛紛參與在線公祭與留言。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留言公眾超過160萬人次,海外留言來自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共計約4萬人次。梳理留言內容,主要包括祭奠遇難同胞、呼吁勿忘歷史、抨擊日本右翼、祈求世界和平等內容。
設立國家公祭網并引發關注,背景之一是今年2月底,中國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分析,國際慣例、人民呼聲、祈望和平、固化史實,是設立國家公祭日的重要原因。國家公祭網的推出則順應了全球化、網絡化時代的要求,成為“國之祭”與“民之愿”的重要紐帶。
“在我國之前,世界上已有許多國家以國之名緬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本國民眾。國家公祭網則開啟了國民在線互動祭奠緬懷死難同胞的先河?!眹夜谰W執行副總編朱永磊說。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抗日戰爭史專家蘇智良認為,國家公祭網可看作是國家公祭日的展現方式之一,民眾的拜祭方便快捷,不受地域限制,在電腦或手機終端,就能遙寄祭奠之情。
朱成山表示,與當前世界反思二戰的整體氛圍不協調的是,日本當局不斷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參拜二戰陣亡日軍等方式,破壞戰后秩序。
今年12月13日,第一次國家公祭日將在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