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綜述|全球極端天氣事件日益頻繁 氣候變化亟需應對
新華社記者
持續異常高溫、海洋熱浪頻繁、八成珊瑚白化……全球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已發出強烈的警示信號:氣候變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攜手應對氣候危機刻不容緩。
世界氣象組織等全球多家機構確認,2024年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且地球仍在持續變暖。眼下印度多地正飽受熱浪困擾。據印度媒體報道,4月8日全國有27個氣象站記錄到的氣溫達到或超過43攝氏度,至少有19個地區出現嚴重的熱浪天氣。印度氣象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首都新德里4月已有多次氣溫超40攝氏度。
印度通常每年5月到6月間會經歷長時間的熱浪侵襲。印度氣象局表示,今年印度持續高溫天氣比以往來得更早,部分地區的人們要為4月“超出正常水平的熱浪天數”做好準備。
英國今年則面臨著嚴重的野火災害。歐洲森林火災信息系統4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開年以來英國野火災害數量已達115起。此前該機構記錄的英國野火災害數量最多的年份是2022年,當年發生火災151起。英國氣象機構表示,該國今年3月氣候非常干燥,4月氣溫又高于往年同期,如果干燥天氣持續,2025年可能成為該國野火災害最嚴重年份。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和世界氣象組織4月中旬發布的《2024年歐洲氣候狀況》報告說,歐洲是全球升溫最快的大陸,氣候變化對歐洲的影響顯而易見。報告顯示,2024年是歐洲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歐洲有近一半地區年均氣溫創歷史新高,中部、東部和東南部地區氣溫均創歷史紀錄。此外,歐洲所有地區的冰川均出現融化,其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斯瓦爾巴群島的冰川出現了創紀錄的冰川質量損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21日報道,受氣候變暖影響,全球最北端定期運行商業航班的機場——挪威斯瓦爾巴機場正面臨跑道“融化”的困境,影響當地物資供應和旅游業發展。斯瓦爾巴機場位于挪威斯瓦爾巴群島首府朗伊爾城,這座城市是世界上距北極最近的城市之一。該機場跑道長約2300米,20世紀70年代在當地永久凍土層上建成。當時誰也沒料到,有一天永久凍土也會融化,導致跑道沉降。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近期發布的另一份報告顯示,今年3月的北極海冰覆蓋面積跌至有衛星記錄的47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比歷史上3月平均水平低6%。南極海冰覆蓋范圍則在3月創下有記錄以來的同期第四低,比3月平均水平低24%。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說,在全球變暖影響下,海洋熱浪的頻率和強度均出現上升,給海洋生態系統帶來更大壓力。在20世紀40年代,全球海面平均每年約有15天經歷極端高溫,如今這一數字已躍升至近50天。全球氣候變暖還導致海洋熱浪的強度越來越大,其最大強度上升了約1攝氏度,一些地區的升幅甚至更高。
海水升溫是導致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國際珊瑚礁倡議”組織4月23日發表聲明說,全球正經歷有相關記錄以來第四次珊瑚白化事件。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全球84%的珊瑚礁已經受影響。許多海洋生物依賴珊瑚礁來生存,并且大量人群也直接或間接受益于珊瑚礁生態,當前的珊瑚白化事件影響深遠。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今年3月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全球氣候危機已導致極端天氣頻發,洪水、干旱、野火和熱浪不僅造成全球性人員傷亡,更沖擊商業體系、基礎設施和供應鏈,推高食品與商品價格。斯蒂爾強調,國際合作是人類避免全球氣候災難、維護經濟穩定、保障人類福祉并守護地球宜居性的唯一途徑。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將于今年11月在巴西北部城市貝倫舉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巴西總統盧拉4月23日共同主持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視頻峰會,參會方來自中國、歐盟、非盟、東盟及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等。會議旨在強化《巴黎協定》框架下的全球氣候行動,為COP30凝聚共識。
古特雷斯在峰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能、不應、也絕不會放棄氣候行動。”他敦促各國加快提交新一輪國家氣候行動計劃,同時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他還宣布,聯合國將于9月舉行高級別會議,評估氣候行動計劃與融資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