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秾嵤┮庖姟分赋鑫沂∈巧鷳B大省,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具有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優勢。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在要求,也是我省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依托多年來生態化積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關乎全省人民福祉,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站在全局高度,切實把黑龍江省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分總體要求、生態文明建設主要任務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措施3大方面11個部分,共計35條。
《實施意見》指出,堅持保護優先,把對現有生態資源保護擺到重要位置,實行鐵腕治污、鐵規保護,堅決做到“零容忍”“出重拳”,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確保生態建設“不欠新賬,多還舊賬”。
《實施意見》要求要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繼續實施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管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林地、草原和濕地保護制度,完善烏裕爾河、訥謨爾河、雙陽河、牡丹江、倭肯河等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加快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將城鎮周邊和交通沿線的優質耕地優先劃為基本農田;完成8個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開展市、縣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實施差別化環境準入政策。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協調推進機制,以主體功能區為基礎,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科學劃定森林、草原、濕地等領域生態保護紅線。強化地方政府和重點國有林區的林地、草原和濕地保護主體責任。嚴格限制林地轉為建設用地,實行林地面積占補平衡,依法開展被侵權占用林地的清理回收工作,嚴厲打擊非法毀林、毀濕、毀草行為。
《實施意見》指出要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制定實施細則,完善節能減排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問責制度。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生態嚴重破壞的要記錄在案,實行終身追責,不得轉任重要職務或提拔使用,已經調離的也要問責。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不力的,要及時誡勉談話;對不顧資源和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領導責任;對履職不力、監管不嚴、失職瀆職的,要依紀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監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