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 題:民建:做諍友進諍言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者 李雪峰 楊程晨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近年來,中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中國答卷。
中國民主建國會,作為中國八個民主黨派之一,自2016年以來,與其它民主黨派一道,承擔起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工作。民建中央發揮黨派優勢,寓監督于幫扶之中,探索出了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新路子。
四年多來,民建中央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48次,舉辦協商、座談、培訓、答復反饋等會議91次,參與的專家和會員400多人次,調研足跡遍及廣西30多個貧困縣、100多個貧困村,走訪貧困戶643戶次。其中,民建中央領導20人次帶隊調研,深入鄉鎮村寨、田間地頭、貧困戶家中,察實情、看實效、出實招,有力助推了廣西脫貧攻堅進程。

結合特色開展精細化監督
2018年7月,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赴廣西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的第一站,就選擇了當地帶貧效果較好的龍頭企業,實地考察桑蠶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情況和就業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勞動力就業情況。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參政黨,民建非常關注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特別是扶貧產業發展情況。
2019年,郝明金再次赴廣西調研,除了關注扶貧成績,更緊盯可能存在的問題:特色農產品銷路如何?產業鏈發展情況怎樣?有無增產不增收的情況?……每到一處,他都仔細詢問企業經營情況、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情況、存在的問題困難等,并為扶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李世杰介紹,除產業扶貧之外,教育扶貧、沿邊地區脫貧攻堅與開放發展、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政策扶持等問題,都是民建中央重要的監督方向和監督內容。民建中央領導多次赴基層一線考察調研,并提出建議。
四年多來,民建中央共發現問題104個,提出意見建議192條,形成專題報告80份。在主要負責同志帶隊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向中共中央提交專報3份,得到了中共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其中2份專報已由國務院辦公廳批轉相關部委研究。
深入一線寓監督于幫扶之中
“我是廣西河池市大化雅龍鄉弄火屯的韋超,我的表妹韋艷妮順利考上大學,但因家境貧寒無力負擔學費。希望您能給予幫助。”2016年,時任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弄火屯是陳昌智此前調研走訪的地方。發來短信的韋超是陳昌智在廣西山弄里結下的“一門親”——調研走訪時,陳昌智將自己的手機號留給了這個家境貧寒的大一學生,叮囑他有事情可以隨時直接聯系自己。
收到短信后,陳昌智立即答應下來,并迅速聯系到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經過審查,基金會確認韋艷妮符合幫扶標準,決定給予她為期3年、每年3000元(人民幣,下同)的學習資助,大大緩解了這個貧困家庭的經濟壓力,加快全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在監督過程中,民建中央注重發揮優勢,不僅發現問題,提出建議,還與地方黨政部門一起想辦法、解難題。”李世杰介紹,針對廣西產業發展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問題,民建中央多次組織會內專家、企業家赴廣西投資考察,民建中央企業委員會通過召開交流合作大會,推動合作項目簽約755.35億元。
針對“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薄弱環節,民建中央協調資金950萬元助力“同心水柜”建設,向貧困地區鄉鎮衛生院捐贈229輛救護車;引入資金1000余萬元,幫助受水災影響的8個縣;協調資金1532萬元開展教育扶貧項目。針對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通過“中國特產·思源農特館”(京東商城)項目,推介廣西農特產品數十種,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
做諍友進諍言 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
“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郝明金表示,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取得的成績,充分體現了民建參與脫貧攻堅的決心和能力,展示了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和實踐成果。
“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黨派中央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是著眼于參政黨在中國特色政黨關系中‘做諍友、進諍言’的角色設定。”李世杰表示,發揮“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的特色和優勢,更有助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從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以來,每年初,中共中央領導同志都要主持召開各民主黨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意見建議,安排部署新一年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每年底,中共中央統戰部還會召開各民主黨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現場交流會暨成果會商會,總結當年監督成果和監督工作,研討下一步監督著力方向。在李世杰看來,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自覺接受監督、愿意接受監督的政治態度。
“這既是中共中央對民主黨派的高度重視和信任,也是民主黨派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職能的政治責任,是參與全局、服務大局的充分體現,是彰顯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優勢的新實踐。”李世杰說。
他同時認為,參與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這項工作,也為民建中央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既鍛煉了自身本領,也有助于激發凝聚力和戰斗力。民主黨派參與其中,深受教育。
再出發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決戰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一定影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各地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是中共中央和各民主黨派中央共同關注的問題。李世杰表示,民建中央組織會內專家就“新冠肺炎疫情對實現全面脫貧的影響分析和政策建議”進行了分析研究,下半年還會重點圍繞這些方面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
李世杰認為,專項民主監督要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的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建議把中共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有關方針政策實施和法律法規執行等情況作為監督的重中之重。
他具體談到,民建中央已初步研究了幾個建議的監督方向,比如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污染防治、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公共服務質量等方面。
“民建中央將一如既往高效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組織業務學習,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提高履職能力,努力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李世杰表示,民建將繼續努力做好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發展添磚加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