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脫貧·一路同行)民進:深入鄉間全過程監督 謹防貧困“辭舊迎新”
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 題:民進:深入鄉間全過程監督 謹防貧困“辭舊迎新”
記者 邢利宇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經歷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當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轉好,官方與民眾對下半年高質量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充滿信心。
中國民主促進會,作為中國八個參政黨之一,自2016年以來,與各民主黨派一道,承擔起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工作。
脫貧不是終點,目標是致富。對于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收尾,民進中央主席、民進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蔡達峰認為,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人民生活走向富裕,從這個角度來說,脫貧只是起點,一定要再接再厲,繼續謀劃好農村的長遠發展。
民進中央認為,脫貧攻堅的理念和工作作風不能丟。如果脫貧后我們都“轉身”了,貧困肯定會“辭舊迎新”。

真監督 深入一線調研
各民主黨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工作對象為8個全國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區。民進中央的對口省是湖南省。
民進中央副主席、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朱永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介紹,民進中央將調研作為開展這項工作的基本功,在實踐中逐漸完善了多層次調研工作體系。
民進中央主席、常務副主席、副主席率隊前往最貧困地區調研,是其中重要一環。
邵陽市城步縣,地處湘西南,是湖南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交通不便利,高速公路仍在規劃建設中。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2019年率隊到此,在院落中與貧困戶、駐村工作隊面對面交流;在扶貧產業基地進行產業扶貧調研座談;在村小、職業學校召開教育扶貧調研座談會……在扶貧一線調研了解脫貧攻堅政策的落實情況,真誠聽取一線干部對扶貧工作的真實意見和建議。
四年多來,民進中央各類調研組開展調研70余次,調研100余縣次,實現11個深度貧困縣全覆蓋,全省51個貧困縣基本覆蓋,先后深入到140多個村,走訪貧困戶、非貧困戶、邊緣戶1000余戶,查看扶貧項目350多個,召開省市縣鄉村五級座談會約200多場次,訪談各類扶貧干部260余人次。
此外,民進湖南省委會在3個貧困縣設“觀測點”、在26個村設“觀察窗口”持續跟蹤調研;民進各省委會開展同步調研、相互交流,聘請專家作為工作顧問長期聚焦精準脫貧中的標準、作風、金融、土地和教育、健康等問題進行專題調研。
“通過深入扶貧一線,走訪最貧困的群體,與最基層的扶貧干部交流座談,我深為震撼,深為感動,深感自豪。”朱永新說。
建諍言 堅持問題導向
在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中,民進中央要求全會遵循科學規律,實事求是,言之有理,不說“三種話”。
一是“不說風涼話”,要把自己擺進湖南,擺到貧困村、扶貧干部中去,設身處地考慮問題;二是“不說虛話”,言之有據、言之有物,符合實際情況;三是“不說沖動話”,堅守扶貧目標標準,遵循治貧客觀規律,言之有理。
“總之要‘幫忙而不添亂’,避免新的形式主義。”朱永新強調。
指出真問題才是真監督。2016年以來,民進中央每年的相關調研總報告中,都實實在在指出各種問題,提出多項建議。
如:提出扶貧要堅持目標標準,不降低,也不加碼、不拔高;提出駐村工作隊既要扶貧困戶之貧,又要扶村干部能力之貧,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提出扶貧開發不完全等于上大項目,不能僅靠經濟手段;提出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著力破解農村基層社會“無業可創、無錢可用、無人可選”的困境;提出充分依靠科技發展特色扶貧產業,解決扶貧產業同質化問題等。
結合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民進中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報送了關于深度貧困地區的建議、關于扶貧政策執行的問題和建議、關于推進健康扶貧與健康中國戰略銜接的建議、關于保障殘障兒童義務教育的建議、關于農村扶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建議等,都得到了中共中央領導重要批示。

推“扶智”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我一直關注農村教育問題,在調研中也深化了對教育扶貧的認識。”朱永新說,擺脫貧困不僅要擺脫物質貧困,也要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教育就是擺脫精神貧困的最重要手段,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關鍵。
在2016年的調研總報告中,民進中央提出,就業是自主脫貧的根本,要把“農村實用人才培養”作為一個根本性的脫貧戰略。
職業教育是最接近貧困人口的教育類型。作為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傳媒以及相關科學技術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參政黨,民進一直關注職業教育在幫扶中的重要作用,并就相關問題多次向中央提出意見建議,同時鼓勵會員學校積極開展職教幫扶。上海海川宏善教育項目是其中之一。
該項目由民進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奚劍鑫等民進會員在湖南開展教育文化扶貧調研時謀劃和實施。主要是幫助懷化市、永州市、新晃縣、湘潭縣等9個市縣的部分貧困學生(孤兒、單親、殘疾、特困)赴滬就讀電視中專---開放大學直通車,學制5年,大專學歷。學生在讀期間費用由該項目全額出資捐贈。
在起步學習階段,湖南班學生主要學習高中語文、數學、辦公自動化操作與應用等課程。金融知識和實訓方面內容由上海東北證券經營部老師專門帶教和傳授。2019年3月,湖南班學生已全部進入上海開放大學大專學習。待學業完成,項目組將聯系落實多種就業選項。
此外,民進上海市委會還在湖南實施兩地職業學校合作的教育幫扶,推動上海的職業院校與衡陽市、長沙市、張家界市的多所職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幫扶。
展優勢 寫多黨合作新歷史
中共中央為何要委托民主黨派圍繞脫貧攻堅重大戰略部署進行民主監督,除了脫貧攻堅工作本身的重要性之外,就是要充分發揮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優勢。朱永新認為,這種優勢體現在政治優勢、地位優勢、智力優勢和組織優勢。
朱永新說,我們開展民主監督,目的是為幫助執政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方針政策,廣泛達成決策和工作中的最大共識。由各民主黨派中央開展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將以事實證明,與西方搞政黨輪流坐莊、扯皮推諉、惡性競爭相比,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更能凝聚共識謀大事,集中力量辦大事。
目前,湖南760萬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692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5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等國家普查后,將歷史性完成消滅絕對貧困的任務。全國范圍內,則有9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總人口。
“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定的人民立場、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這必將寫進世界反貧困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歷史,而脫貧攻堅民主監督也將寫入多黨合作的歷史。”朱永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