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朱晨曦)自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試點地區對違反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違規經商辦企業,違規參股借貸,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違規從事經營活動,違規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有罪不究等6類頑瘴痼疾進行集中整治。
欲祛頑瘴痼疾,還需良方猛藥。10月下旬,記者赴四川宜賓、河南三門峽、江蘇徐州等試點地區采訪時注意到,各試點針對6類頑瘴痼疾已開出一系列“對癥有效”的“藥方”。
針對問題線索進行“大排查”
面對頑瘴痼疾,試點地區“刀刃向內”,對問題線索進行“應查盡查”。
哈爾濱市呼蘭區將全區646名干警和1143名家屬與市場監管等部門掌握的工商注冊、經營登記等信息進行比對,發現并處理違規經商辦企業和違規參股借貸干警10人;同時,組織區政法各單位副科級以上干部、關鍵崗位干警和重點人員254人填報《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其中把是否參與“于楊王董”案件、個人情況和財產收入信息等作為基本填報事項,并通過信息核查對比,逐一“過篩子”。
內蒙古“紙面服刑”案、云南孫小果案、北京郭文思案等暴露出違規“減假暫”多方面問題。黑龍江呼蘭監獄、松濱監獄是此次教育整頓中的試點,兩所監獄對2000年以來的“減假暫”案件開展了“全天窗”排查。呼蘭監獄排查了2000年至2019年共計17326件卷宗,其中減刑17054件、假釋47件、暫予監外執行225件。對涉及14起違規減刑案件的33名干警,分別給予撤職、降級、記大過、記過、警告等紀律處分。
宜賓市公安局重拳整治“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有罪不糾”,依托警務綜合平臺辦案系統,對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的警情進行樣本采集、隨機抽查。累計抽查9.4萬余條,發現存疑警情1454條,其中有案不受870條、未分流警情391條、錯誤分流195條。
發現這些問題之后,宜賓市公安局強化警情分流和受立案監督,“現在有專門崗位人員每天對警情人工逐條核查,發現存疑案件就馬上發還給辦案民警”,宜賓市公安局翠屏區分局法制大隊大隊長王浩說。
宜賓市珙縣公安局在破解違規經營界定難、排查難、處置難上,對照公安機關行政權力清單,梳理出4大類37項行政許可事項。延伸梳理出涉及審批權限的上下游鏈條、全產業行業6大類26小項,并將其納入禁止民輔警及其家屬經營范圍。例如,交警家屬被限制從事開辦駕校、機動車維修等涉車行業。通過個人自查、內部核查、行業協查、舉報嚴查等方式,篩查出2名民警違規經營、16人參與可能影響公正執法的經營活動。
同時,對民輔警家庭環境相對困難的,及時予以相應的組織關愛和困難救助。對符合相關就業條件的家屬,向縣人力資源等部門推薦,幫助警屬在行業“禁區”外合規就業、自主創業。
查糾問題手段凸顯“智能化”
珙縣人民檢察院自主研發設計“智慧案管平臺”,該平臺的一大“智慧”之處,在于能自動對公安機關《起訴意見書》、檢察機關《起訴書》、審判機關《判決書》“三書”進行對比,梳理出三機關認定罪名不一致的案件清單,著力提升發現量刑畸輕等潛在問題的能力,及時提醒檢察機關研討、評估抗訴必要性。
此外,該平臺自動篩選案件評查對象,檢索已辦案件是否存在捕后不訴、訴后撤回等7類不合格案、瑕疵案情形,提醒對7類案件及時開展評查、跟蹤。對公訴案件8個辦案節點在超期前做出精準預警,預防案件超期辦理。
“該平臺簡單易操作。以前對辦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即便是業務熟悉的干警,也需要2至3天時間,現在由系統自動提取、分析,只需要5至10秒即可完成。”珙縣人民檢察院負責人介紹。
平臺自2020年7月在宜賓市檢察機關推廣以來,自動提示辦案人員補充、糾正案卡填錄3200余項,對辦案節點最后一天做出預警180次,發現抗訴線索2件并已向法院提出抗訴。
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聚焦大數據,搭建崗位廉政風險防控信息化平臺,健全“過問案件系統”,對過問案件情況進行全流程網上登記、監管和處理,實現權力運行的全程監控和監督范圍的最大延伸,為整治違反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奠定大數據基礎。
三門峽市實施“數據比對查”,研發了13款數據比對程序,對各類案件數據進行比對,從中發現了一批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或降格處理的案件;同時,設計網上自查填報系統,實現了填報數據的自動統計分析。
多舉措促整治頑疾“接地氣”
靈寶市公安局向民眾派發嵌有“平安靈寶”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的“卡通警察”鑰匙扣5000個、調查問卷一萬余份,收集民輔警在執法辦案等方面的違紀違法線索。
在“平安靈寶”微信公眾號“公安工作問卷調查”中,有“報警時,派出所接警人員或受理報案民警的態度怎么樣”“報警后,民警是否及時趕到現場”“您認為公安民警在違規經商辦企業方面存在以下哪種違法犯罪行為”等多項涉及頑瘴痼疾的提問。
靈寶市公安局還開展“千警下基層”走訪活動,進企業、入社區、訪農戶,規定每位班子成員至少走訪5家規模以上企業,每個民輔警至少走訪15戶居民。
設置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宣傳提示彩鈴這一做法在宜賓、徐州等多地公、檢、法部門得到推廣應用。
現在撥打徐州市云龍區人民檢察院干警手機,會聽到彩鈴“請您不要過問或干預、插手檢察辦案等重大事項。否則,本人將依據‘三個規定’全面、如實記錄,并向組織報告”。
“有很多人在聽到彩鈴后會覺得不好意思,接通電話時會說‘原來你們在搞教育整頓啊,那就不麻煩你了’。我覺得這樣挺好。”云龍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呂青笑著對記者說,剛剛推廣彩鈴時一些干警特別是領導干部有顧慮,因為怕撥打電話的上級領導感到不適。
“現在,大家都覺得清爽、清凈了不少,希望這樣的氛圍能一直延續下去。”呂青表示。
教育整頓給干警吃下“定心丸”
在向民眾發放17萬份調查問卷和征求意見表,召開143場次各類座談會搜集問題線索后,徐州市云龍區有76名政法干警主動向組織交代了問題。
“有沒有問題,老百姓都是知道的,想藏也藏不住。”徐州市云龍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賀恒松告訴記者。
徐州市在警示教育大會上視頻連線違法干警現身說法,一名干警受教育后,感覺“頭皮發麻”,第二天,他向領導坦白了曾經收取請托人一部新款手機的問題。
一位干警告訴記者,“這次教育整頓讓有問題的干警不再有僥幸心理,并且認識到,與其養癰遺患,不如盡早交代問題,珍惜寬大機會”。
三門峽市檢察院安排駐院紀檢監察組組長為干警解讀市紀委監委關于落實“自查從寬、被查從嚴”政策的實施辦法,闡明“主動查與被動查不一樣”的道理。
“干警經過這次深刻洗禮,放下了包袱,打開了心結,輕裝上陣,把有問題的一頁畫上一個句號。”三門峽市一位干警告訴記者。
弘揚英模精神作為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任務之一,與查糾問題并行,以激勵和引領廣大政法干警忠誠履職、為民服務、擔當作為。中央政法委先后在江蘇省徐州市、四川省宜賓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陜西省寶雞市五個試點地區,舉辦系列先進事跡報告會。
為增強民警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靈寶市公安局舉行民警職業榮譽授予儀式,為從警整10年、整20年、整30年及30年以上的民警代表,黨的十八大以來榮獲個人一等功、個人二等功、個人三等功、“五一勞動獎章”、道德模范和省級優秀人民警察先進代表頒發榮譽獎章和證書。
教育整頓試點工作即將進入整改總結環節,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辦公室主任陳一新要求,試點地區、試點單位要緊扣整改總結環節的任務要求,突出抓好問題整改、英模選樹、建章立制、經驗集成等重點工作,努力提升政法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為全國鋪開教育整頓工作提供示范樣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