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19日電 (張茵 謝盼盼)如何養老成為社會不得不面臨的問題,養老話題也成為今年浙江省兩會的高頻詞。1月19日,在此間舉行的浙江省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關注養老問題,為養老服務建設建言獻策。
一組數據見證浙江的老齡化水平。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省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為1207萬,占比18.7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4.8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3.93個百分點。
浙江老齡化進程加快,已是不爭的事實。
讓浙江省政協委員歐劍擔憂的是,浙江城鄉養老服務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現象仍然較為突出,優質養老資源主要集中在城鎮,農村養老事業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
農村養老服務事業的不足,體現何處?他舉例說,面對鄉村地區快速增長的老年人口,養老福利院建設已顯滯緩,此外,農村專業化養老從業人員缺口較大,農村專業養老、醫療護理人員數量明顯不足。
浙江省政協委員夏賽麗也同樣關注浙江老齡化問題。
她認為,數字化轉型帶來了深刻社會變革,不少適應能力和接受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卻由此走入了“數字化困境”。“如老人無法正確出示‘健康碼’‘行程碼’,網絡購物‘不習慣’‘害怕點錯鏈接被騙’等成了他們的心聲。”
如何緩解老年人在數字化時代的心理壓力,這成為夏賽麗關注許久的話題。
她告訴記者,社會各界應重視和加強對數字化轉型時期老年人關心關愛,定期聽取老年人心聲,幫助他們解決不斷升級更新的“數字化難題”。
此外,在數字化項目客戶端建設中,夏賽麗建議,應力求簡化操作界面,實現一鍵操作、文本輸入提示等多種無障礙功能,簡化業務流程,實現“一鍵”辦事。
相較于“數字化難題”的解決,歐劍更為注重浙江養老服務水平的提升。
在養老服務上,歐劍建議,浙江要加強頂層設計,落實鄉村養老服務責任,并加大財政投入,提升鄉村養老服務能力。如加大鄉村養老工作經費投入,對有入住鄉村養老服務機構需求的老年人,應對其給予一定的補貼,適當以鄉村收入水平定價鄉村養老服務價格。
此外,歐劍還認為,要結合數字化改革,提升鄉村養老服務水平。以數字化改革為龍頭,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投入鄉村養老服務業。“加大鄉村養老服務人才建設,引入一批專業能力強的實用型人才,以點帶面,帶動服務水平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