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浙江全域低風險 北京新增5例本土確診均涉冷鏈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國家衛健委20日通報,19日中國內地新增確診病例66例,其中境外輸入23例,本土43例(河南24例,天津14例,北京3例,廣東2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28例,其中境外輸入26例,本土2例(均在廣東)。
截至19日24時,中國內地現有確診3297例,累計死亡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5411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1244例,累計確診12223例,無死亡病例。
中國內地疫情形勢總體向好 浙江全域為低風險地區
中國內地疫情形勢總體呈現向好局面,20日新增確診病例66例,創自上月10日以來的新低。其中本土確診43例,為本月5日以來的最低;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3例,則為上月22日以來的最低。
隨著浙江省永康市2地20日降為低風險地區,浙江省全域為低風險地區。當日永康市解除Ⅱ級應急響應,密閉公共場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有序恢復開放。
截至20日18時,中國內地現有中高風險地區98個。其中高風險地區18個,分別在天津(12個,其中津南區11個,西青區1個)、河南(5個,其中許昌禹州市3個,安陽湯陰縣2個)、陜西(1個,在西安市雁塔區)。中風險地區80個,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南、廣東、陜西6個省市。
北京新增5例本土確診均涉冷鏈 新增2個中風險地區
北京市19日新增本土確診3例,其中2例為豐臺區的冷庫搬運工,另1例為來京務工人員,暫居朝陽區,為18日報告的無癥狀感染者轉歸。
北京市20日通報,當日0時至16時,北京市再添5例本土確診病例,分別在豐臺區和房山區,其中3例為19日通報的核酸檢測陽性人員。近期,北京市已有海淀、朝陽、豐臺和房山4區出現病例。
據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紹,20日新增5例確診病例均與冷鏈有關。目前,北京市已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追蹤,對所涉及風險點位進行排查,對各類風險人員進行分類管控。截至20日16時,北京市豐臺區和房山區近14天各報3例本土確診病例,兩區各有一地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另據介紹,北京市疾控中心對19日北京市通報的核酸檢測陽性者1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為德爾塔變異株(AY.30進化分支),與北京市18日通報的核酸檢測陽性者病毒序列完全一致,屬于同一傳播鏈。
河南新增本土確診創近半月新低 天津津南區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河南省19日新增本土確診24例,創1月5日以來的新低。其中安陽市19例、許昌市4例、鄭州市1例。
截至19日24時,安陽市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確診452例,為河南省本輪疫情病例最多的地區。安陽市20日召開發布會稱,20日和21日,安陽市域持續開展第八輪、第九輪全員核酸檢測。
春節臨近,多地迎來返鄉大潮。河南省倡導河南籍人員就地過年。要求確需返鄉人員需提前3天向返回地社區(村)登記報備,到達目的地后,第一時間在居住地登記報備。對不主動申報,瞞報、謊報旅居史、接觸史等涉疫信息,不執行疫情防控規定,造成疫情傳播風險的,將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天津市19日新增本土確診14例,均在津南區。截至19日24時,天津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確診340例,其中津南區320例。
天津市20日通報,對已完成流行病學調查的資料分析顯示,天津現階段新增感染者主要為成年人,且部分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按病例發病時間分析,發病人數繼1月8日增加明顯后,1月9日至15日持續處于平臺期,1月16日起開始下降,津南區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廣東中山疫情可控 西安部分商超恢復營業
1月19日,珠海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各2例,本輪疫情累計報告本土確診25例、無癥狀感染者3例。
珠海市衛健局20日介紹稱,珠海新增病例均為在集中管理的密切接觸者中檢測發現。經初步判斷,新增病例與之前的病例屬于同一傳播鏈,傳播鏈條清晰。
廣東中山市當日召開發布會稱,自1月15日以來,該市暫無新增陽性個案,疫情總體平穩可控。截至20日8時,該市本次疫情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例,均與珠海病例為同一傳播鏈。
西安市19日無新增本土確診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連續兩天本土病例零新增。西安市20日通報,截至當日8時,西安市長安區的45個封控區降級為管控區,全區僅剩1個封控區。
據西安市官方介紹,截至20日14時,監測的13家連鎖超市、便利店、生鮮店1722個門店,營業率已達76.77% ,全市低風險地區的保供企業做到了應開盡開。從24日起至28日,西安市還將在多家連鎖企業設立180多個投放點,以低于市場15%左右的零售價格,投放政府儲備菜。(完)